品质课堂 东莞行动|优化作业设计,探寻减负提质新路径

教育莞家
+订阅

【编者按】

教育兴,则城市兴。近年来以教育扩容提质为抓手,东莞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并先后获得国家、省级荣誉——2020年8月、12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2021年11月,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5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下称“三区”)。

以品质课堂为主阵地,以两个国家级示范区平台为支撑,东莞统筹推进三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践道路。为进一步梳理两年来,在打造品质课堂、推广国家优秀成果等行动中的创新举措与成效,形成可复制、可参考、可推广的经验,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联合南方+特别推出“品质课堂 东莞行动”栏目,敬请关注。

近日,一场以“作业巧设计 课堂更精彩”为主题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专题研讨活动在东莞市道滘镇新城小学上演,围绕作业改革如何融入课堂教学,该校全体语文老师参与探讨交流。

教是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双减”背景下,力求作业有效、有趣、有深度,道滘镇新城小学的探索实践,正是东莞教育以教研赋能,不断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水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代表缩影。

2020年12月,获评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后,东莞选取5个成果作为重点推广项目,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其中就包括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项目。以优化作业设计成果推广为抓手,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东莞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以赛促研,不断探寻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提质新路径。

政策先行,推动优秀成果本土化提升化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双减”走入大众视野。如何让教育回归初心?各地开始落地思考与探索。

“意见颁布后,我们迅速响应,将作业管理与优化设计列入教研工作首要任务,组织专业教研力量研读政策、制定方案、部署行动。”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广泛调研、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了以落实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为抓手,提升东莞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与实施水平,促进教育品质提升。

2021年10月28日,东莞举行“双减”工作系列微发布(第一场)

2021年10月28日,东莞举行“双减”工作系列微发布(第一场)

《意见》颁发一个月之后,2021年8月30日,东莞出台了符合本市实情、有利于“双减”政策有效落实的《东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与优化设计的实施意见》,在准确定位作业目标、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把握作业难度、注重作业后续分析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为规范学校作业管理和提升作业设计做好顶层设计。

为了让实施意见更好落地见效,各学科教研团队根据学科特色,编制《学科作业管理及优化设计指导意见》,涵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发挥作业检测、诊断与发展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东莞制定《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三年计划,与成果持有方建立常态交流机制,成立46个基地,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力推优秀成果的本土化、提升化。

在落地实践中,东莞市教育局还成立“减轻作业负担专班”,建立起层级分明的作业管理体系。园区和镇街层面以行政支撑做好“减负”的先驱保障,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将作业管理效果纳入学校考核范围,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辅导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

东莞建立完善的作业设计组织架构体系

东莞建立完善的作业设计组织架构体系

针对“双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市教育局教研室成功申报省强师工程重点研究项目《基于品质课堂的中小学作业优化实践研究》课题,每年规划50项与作业设计和管理相关课题,持续做好教师的培训与指导,构建市-镇街-校一体化的教研架构,以教研赋能,不断探寻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提质新路径。

以赛促研,共享作业管理与设计经验

作业管理和优化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大工程,必须具有专业精神,持续发力。在这一过程中,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继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通过专题研讨、专家讲座、启动全市中小学“品质作业设计”系列活动等途径,推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

以2021年为例,自8月作业管理与优化设计的实施意见出台,东莞市教育局组织教研室、学校先后开展了十余次关于作业设计的专题研讨活动。

东莞通过专题研讨、专家讲座、启动全市中小学“品质作业设计”系列活动等,深化作业改革,推进“双减”落实

东莞通过专题研讨、专家讲座、启动全市中小学“品质作业设计”系列活动等,深化作业改革,推进“双减”落实

比如,9月18号和24号,邀请北京教科院李英杰博士、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王琦、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副校长黄颖分别作《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的学科实践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业设计“活”起来,学生发展“动”起来》专题讲座,全市的14000多名小学语文老师参与培训;9月17日和12月2日,小学英语邀请了赵丽娜和王月芬两位专家分别开展《人教英语教学系统助力“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和《基于单元视角下的优化设计的思考》线上专题培训,全市7000多名小学英语教师参与培训;市教育局教研室每周还组织“品质课堂·融合创新·镇街联动”教学视导活动,各个学科教研员在学科视导活动中开展关于优化作业设计的专题讲座与研训活动100多场。

结合东莞落实“双减”政策的举措,为进一步推广应用作业设计的教学成果,2022年,东莞在全市范围内推出“品质作业设计”系列活动,以此深化作业改革。

2022年12月,东莞市中小学“说作业”大赛暨“作业设计”揭榜活动举行

2022年12月,东莞市中小学“说作业”大赛暨“作业设计”揭榜活动举行

其中,品质作业设计大赛面向全市义务教育学段展开,12个学科共征集近20000个优秀作品。通过镇街初赛、学科复赛,各学科整理、分析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并初步梳理本学科的作业设计优化方案,形成并颁发《学科优化作业设计指南》,建立了全覆盖的本土化优质作业资源库。

为了提升作业管理与设计水平,组织开展作业设计沙龙,为学校搭建分享作业管理与设计经验的平台。沙龙每周一期,分学段、分学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作业管理和设计经验,深化全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

2023年2月1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以赛促研强能力 作业品质提上来》为题,对东莞深化作业改革进行综合报道

2023年2月1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以赛促研强能力 作业品质提上来》为题,对东莞深化作业改革进行综合报道

在“品质作业设计”揭榜活动中,揭榜名单从品质作业设计大赛复赛结果中产生。入选者需根据榜单任务的要求,潜心钻研、突破作业设计中的重点、难点,优化作业设计,12个学科近1000个作品获得揭榜资格,为东莞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教育品质提供经验、方案和具体案例。

深化探索,走出本土特色的“双减”实践

“双减”背景下,全盘统筹、以赛促研引领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和优质作业资源应用能力,经过两年多的深入实践,如今作业设计研究已经成为东莞各镇街(园区)、学校校本教研重点,开放类、实践类的作业逐渐进入学生视野,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双减”实践。

企石镇东山小学校内作业研究团队召开学期总结会

企石镇东山小学校内作业研究团队召开学期总结会

在企石镇,为高效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该镇选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初中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六个学科为攻坚科目,开展优化作业设计的改革。通过变废为宝、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以观察笔记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拓宽作业空间,让学生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有效推进作业设计减负提质增效。

立足作业的优化设计与改革,各学校在“无作业日”探索上玩出新意。

每周四,对于松山湖第二小学的学生来说,好玩又有趣。这一天,学校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并为学生设计了“4+1”劳动课程,即开心美食、美好生活、开心农事、致敬劳动者+亲子活动。以能力进阶、符合实际、方便参与、智慧劳动、关注创造为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劳动实践清单。

松山湖第二小学学生“无作业日”劳动实践

松山湖第二小学学生“无作业日”劳动实践

在长安中心小学、谢岗中心小学,每周五学校三—六年级所有学生不做任何书面作业,一、二年级继续坚持无作业措施。学校全面推行“五个一”活动,即:让孩子有一段共同读书的时间、有一个喜爱的健身项目、有一次家务劳动体验、有一个兴趣特长培养的健康活动项目、有一次亲情的聊天,孩子们在“无作业日”的创新管理中,“无”作业,“有”成长。

来自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数据,2021-2022两年,全市规划课题中有多达近200项和作业设计相关课题;通过品质作业设计揭榜活动,促进300多项优秀揭榜作业的精品化,从而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精品作业资源;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对于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态度的满意度有较大提高。

值得一提,围绕“品质作业,提质增效”主题,2023年东莞继续制定优化作业设计工作目标——以作业设计“四化”(精品化、系统化、均衡化、校本化)为核心,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及全市作业设计与管理改革,全面打造“品质作业”特色项目,助力推动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

【统筹】王慧

【采写】南方+记者 黄婷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