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蔬菜、冷库预冷、打包装车……每天凌晨4时,一车车蔬菜准时从位于肇庆怀集冷坑的大西南农产品进出口服务平台出发,驶向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清晨,来自冷坑的蔬菜就会出现在广州、东莞、香港等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冷坑是全国重点镇、肇庆最大农业人口镇、全国“一村一品”蔬菜专业镇,日产蔬菜可满足10万人需求。怀集提出将冷坑打造成为县域副中心,优化全县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
当下,冷坑将做强蔬菜产业、建设美丽圩镇作为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着力壮大镇域综合实力,增强发展动能,全力创建怀集县域副中心,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镇。
做强蔬菜产业
计划4年扩种1万亩
冷坑是怀集创建“岭南蔬菜之乡”的主阵地,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日产蔬菜约80吨,按照每人每天需要600克蔬菜来计算,由冷坑生产的蔬菜可满足10万人需求。
负责运营农产品进出口服务平台的肇庆全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怀集已经深耕18年,种植基地从冷坑向全县拓展。如今,全发每天销往香港的蔬菜就有30多吨。
“我们每年根据不同时期种植不同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菜心、芥蓝等叶菜类产品,以及红茄、毛瓜、大丁苦瓜、丝瓜、甜玉米等瓜豆类产品,其中出口香港部分占整体份额五成以上。”肇庆全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马乃尧介绍。
怀集润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冷坑土生土长的现代农业企业,韭菜花种植面积从2017年的47亩增加到2022年的近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吨,占到广东省产量的35%,一举让冷坑成为广东韭菜花最大产区之一。
“我们的韭菜花售价在各大市场都是最有优势的,其他产地的韭菜花都要盯着我们价格来定价。”怀集润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明表示。
目前,冷坑有全发、泽丰、润丰、丰绿源等现代农业企业8家,不仅涵盖农、林、牧、渔等领域,还延伸至食品加工、产品经营等行业。
“发展蔬菜产业,冷坑具有四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耕地总面积7.3万亩;二是气候优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三是生态优势,全镇无工业污染企业,具备生产干净和优质蔬菜的生态条件;四是交通优势,2小时可达珠三角多地。”冷坑镇党委书记黎方祥表示。
今年以来,冷坑将做强蔬菜产业作为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力争今年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2027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推动韭菜花申报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流转连片平整地块
现代农业项目快速落地
南方+记者观察发现,通过整治撂荒耕地,推动土地流转,冷坑打造出多片平整地块,为现代农业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了可能。
进入8月,在冷坑桐光村翔世瑞稻虾共作示范基地,一株株稻穗颗粒饱满,而在稻田周围的环沟里,几名工人将一只只色泽鲜亮、活蹦乱跳的罗氏沼虾捕捞上岸。
2022年12月,获悉这一项目有意落户怀集后,冷坑马上向项目方展示了已经完成流转的多块连片平整地块,在不到7天时间为项目提供土地320亩,成功争取项目快速落地。
“桐光速度”已经成为冷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张名片。为了让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冷坑镇和桐光村组建工作专班主动下沉到各经济合作社,对村内闲置土地资源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了解土地撂荒状况,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引导村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让村民以土地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经营管理和分红。
截至目前,桐光村共流转土地1200亩,土地流转率达到93.75%,有效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为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规模化发展提供连片土地保障。
在推进撂荒耕地整治的同时,冷坑引进泽丰农业、鼎和农牧、翔世瑞等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韭菜花种植、肉牛养殖、生猪养殖、稻虾共作等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村多品”产业格局。
“10天时间就完成了200多亩的土地流转任务,体现了当地村干部的办事效率,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怀集润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管黄维正表示。在2020年承包400亩土地基础上,润丰农业再承包包括桐光村在内的2600亩土地,发展韭菜花种植。
由桐光、红胜、富瑞、岗山、龙村5条村组成的观塘片区蔬菜示范基地是怀集县“书记田工程”项目蔬菜类基地之一,面积3000多亩,实现了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在“租金+分红+劳务”收益分配模式下,观塘片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联农带农效果显著。
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
推动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
怀集县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整体搬迁到冷坑后,逐步配齐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18个临床科室,增设了CT、血透机等大型设备,能为冷坑及周边乡镇约30万人提供医疗综合服务,进一步夯实了冷坑创建怀集县域副中心的基础。
作为怀集唯一全国重点镇,冷坑人口近15万人,是肇庆最大农业人口镇。“把冷坑建成县域副中心,有利于优化全县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梁村、马宁、中洲、蓝钟等多个乡镇共同发展。”怀集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县域副中心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城镇面积做大,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和配套升级的公共服务。
当下,冷坑聚焦产业立镇,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县域副中心建设根基。在做强蔬菜产业的同时,冷坑着力做大特色产业,做旺文旅产业,力争2027年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6个,新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3个。
在公共服务上,冷坑按照小城市的标准来规划建设,推动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布局,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实现产城一体,以产聚人,为副中心建设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项目是城市开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冷坑把副中心建设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在基础配套上,要全面推进镇域主干道升级改造、美丽圩镇等重大项目,改善路、水、治污等基础条件,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做大做强蔬菜主导产业,健全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同时不断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努力招引优质企业入驻,完善城镇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副中心既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冷坑按照城市标准科学管理,突出生态景观、市容环境、交通畅通、城市文明四个重点,打造“干净整齐、畅通有序、文明友善、和谐宜居”的城区面貌。
“在‘百千万工程’和县域副中心等重大机遇的加持下,冷坑着力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和‘书记田工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统筹镇村连线成片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功能,早日实现产业强镇、生态美镇、商贸兴镇、旅游大镇的发展目标。”黎方祥说。
南方+记者 刘亮
通讯员 梁振华 邓明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