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曾小明:助力区域互联互通,强化广佛中心城区融合

佛山来论
+订阅

■本期主题:高铁进城

10月11日8时,佛山火车站暂停客运营业。但这暂别只是为了更好地启程。未来,广湛高铁佛山站将在佛山火车站原址附近新建,将实现“高铁进城”。

“高铁虽快,高铁站却太远”一直是人们的出行痛点。而“高铁进城”将解决高铁站到市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打破城市间发展壁垒,促进湾区内城市的交流和融合。本期“来论”邀请佛山市轨道交通局相关负责人、高校专家、媒体记者共同探讨,敬请垂注。


助力区域互联互通 强化广佛中心城区融合

文|曾小明

广湛高铁在佛山市禅城区北部的佛山火车站原址附近设站,意味着高铁开进城市中心区,这无论是从交通的角度还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意义。

首先,“高铁进城”将明显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及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国内的高铁站普遍建设在城市的远郊区,如邵阳北站就距离邵阳市区远达50多公里、桂林西站距离桂林中心城区约30公里,市民从市中心到高铁站耗时30—60分钟。市民坐高铁耗时耗力,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高。

因此,高铁进入城市中心区将大大降低全社会的出行成本,明显提升市民跨市出行的交通效率。此外,广湛高铁的起点广州到终点湛江才100分钟左右,佛山作为其中的重要而发达的产业和商业节点,将会明显促进佛山对粤西地区的产业、旅游和商业辐射,进一步加强佛山对粤西区域和湾区的互联互通,对带动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佛山自身的产业强化和升级意义十分重大。

其次,“高铁进城”将重塑城北片区的城市活力。以佛山火车站为核心的禅城区城北片区的区位十分重要,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发展的契机和动力,城北片区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的北门户,处于工业产业低端、城市空间杂乱、城市风貌陈旧的境地。“高铁进城”“站城一体”将突破枢纽交通与城市发展“两张皮”的局限,广湛高铁佛山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的建设,将实现区域快捷交通功能与城市中心区有机融合发展。

广湛高铁站设站在佛山火车站附近,加上地铁3号线以及未来的地铁7号线、15号线也将在城北会集,乘着“双铁”巨大优越的交通基础条件,将有力地推动禅城区城北片区空间格局和产业形态的有机重构,城北片区将围绕佛山高铁站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以站兴产、以产带城,大力推进招大商引大资,努力承接大湾区一线城市产业溢出和配套产业,打造融湾同城的活力高铁新城、经济集聚的枢纽门户以及综合性城市服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海五路西延线的打通,佛山城北片区不断通过城市更新,释放出城北片区构建为城市新中心的信号。一批高品质新住区的建成,同时海天味业总部及国际研创中心、佛照总部等传统制造企业特色总部项目的落地建设也在推进,加上海五路西延线通车、佛山地铁3号线建设推进,都可以让这片一度沉寂的城北板块重振辉煌。广湛高铁佛山站和以该站为核心建设的枢纽新城不仅是“佛山之心”的北门户,这更是与祖庙—环文华公园片区融为一体,担起佛山中央活力区的“禅城双核”之一的新时代历史使命。

再次,“高铁进城”将强化广佛中心城区的融合,提高佛山的国际竞争力。广湛高铁将佛山中心城区和广州中心城区更加便捷地连接在一起,将实现15分钟通达的目标,这是两个万亿GDP级别的城市中心更为直接的融合。之前的广佛地铁虽然也连接了两市的中心城区,但是,由于地铁设站比较多、速度比较慢、需要换线换乘等原因,两市的往来依然耗时比较多,如今通过广湛高铁,15分钟一站直达两市市中心,将会对广佛两地的商业、产业、人才的深度融合以及市场的提振产生积极的作用。

此外,佛山可通过广州火车站节点,直接快捷对接大湾区的香港—深圳—东莞—广州高端产业科创发展轴,佛山市的高科技、高端产业水平将会有机会得到更大更快的提升。另外,佛山还可以借此快捷交通便利之机,吸引更多的国际化大企业落户佛山、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服务佛山、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访佛山,提升佛山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切实推动佛山的国际竞争力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

【本期统筹】刘佳伦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