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韩山师范学院潮州非遗研习馆开馆暨非遗传承保护座谈会在韩山师范学院西区的潮学研究院举行。
据介绍,韩山师范学院潮州非遗研习馆于2022年开始建设。展馆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在展示非遗艺术创作过程的同时,传播“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馆内现有展品100多件(套),涵盖多个潮汕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
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工作者参观研习馆。陈锦煌 摄
韩师历史学院教授陈海忠表示,潮州非遗研习馆在试运行期间共开展了2个学期的“何以潮州——潮州非遗传承与实践”校选课程以及“潮汕史”“潮汕历史文化”等专业课程,参加研习学生达400多人次。
非遗研习馆内的潮州非遗项目通花瓷作品展示。陈锦煌 摄
笔者在现场看到,研习馆内不仅有潮州各非遗项目的相关作品陈列,还搜集了非遗项目的制作工具作展示,并通过循环播放视频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项目制作过程的趣味与魅力。此外,馆内还布置了一批优秀的非遗相关文创作品展示,与传统非遗项目作品形成联动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和创新活力。
非遗研习馆内的优秀文创作品展示。陈锦煌 摄
在活动现场,韩师为向非遗研习馆慷慨捐赠作品的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工作者颁发收藏证书。值得一提的是,非遗研习馆还现场礼聘了一批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工作者作为特约研究员,以期共同促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非遗研习馆开馆仪式结束后,非遗传承保护座谈会在潮学研究院举行。会上,各非遗领域工作者与韩师各专业老师热烈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发表关于非遗传承保护的看法及建议。
参与活动人员在潮学研究院前合影留念。陈锦煌 摄
“当代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工作者要强化自身的创造力,就必须对现代社会、现代科技有所了解。避免陷入‘重复古人、重复名家、重复自身’的艺术创作误区。手艺人应当有为历史留下印记的思想觉悟,才能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李炳炎表示。
【撰文】陈锦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