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陆 夷
“小巨人”迎来大机遇!
10月16日,《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多措并举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释放更大能量蓄势聚力、提供保障,明确“到2027年,累计培育超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量化目标。
一
专精特新企业主打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有目共睹。
近年来,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为大势所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长期来看有望在前沿科技攻关上取得更大成果,从而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
另一方面,有助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于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正因如此,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愈发凸显。
二
总体来看,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坚持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多地纷纷专门出台相关规划,加快完善支持体系。
得益于此,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今,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
就广东而言,在今年上半年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有658家企业入榜;至此,全省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500家,跃居全国第一,这是广东着力培育的结果,也是经济大省活力的体现。
三
对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创新是灵魂所在。
然而,相关调研显示,一些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能力不足“不会转”、信心不足“不敢转”、预期不稳“不好转”等难题。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企业在融资支持、税收服务、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用地保障等方面的诉求,共提出强化梯度培育机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化发展、畅通资金融通渠道等11项重点任务,体现广东特色、符合我省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具备指导性操作性,将进一步完善全要素的资源保障体系、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管理体系和梯度成长的培育体系,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走好创新之路。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对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尤其如此。
为了确保政策落地落实,下一步,要在“精准”方面继续做好文章,通过加大政策精准保障、加强融通精准对接、加强创新精准支持、加强服务精准供给,为“小巨人”实现大突破、大发展创造良好创新生态。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发展机遇当前,也应聚焦主业、咬定青山、苦练内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