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的必然要求。
人民网研究院基于典型案例研究
对2022年以来
各区县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情况
进行考察
于10月16日发布了
2022-2023区县融媒体发展观察报告
其中
点赞了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全力向智媒体转型升级的创新之举
近年来,番禺区融媒体中心不断发挥本土化优势,优化自身内容生产与聚合能力,逐步形成了移动优先的跨渠道传播矩阵,打造基层主流舆论阵地。
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强化技术革新
加快向智媒体转型升级
番禺区融媒体中心全国首创“一云多厨房”模式,自主开发番禺融媒体云平台,与省市融媒云形成了互联互通,将电视、电台、报纸、网站等多平台整合为一个系统,实现了新闻采编流程再造和内容资源、广告经营、资产管理等信息数据的共享,打造广东省区县级首个基于大数据的统一指挥调度中心。该系统将融媒体中心核心业务有效串联,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以“掌上番禺”App为核心的全媒体矩阵,涵盖“番禺日报”、“番禺台”、“广州番禺发布”、番禺政府网、镇街融媒体号等80多个政务新媒体平台号,用户数超500万。番禺电视综合频道本地收视率排名第一,番禺电台本地车载收听率第一名,有线电视终端40万个,《番禺日报》发行6万份(含付费电子报),构建深入基层、覆盖全区、辐射周边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在全省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中,首个打造4K沉浸式演播室。运用 VR、AR、MR 和4K超高清技术生产出全息化、可视化、沉浸式、交互式内容产品。将实景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新媒体直播等多项应用集于一身,满足不同节目对场景的需求,同时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提高效率和节目质量。
4K沉浸式演播室可模拟不同场景
融媒体中心大力应用新数字技术,今年6月,上线文稿智能审校项目,数字赋能安全刊播,有效提升新闻采编的效率与质量。
今年7月,全新上线首个智慧主播项目——AI数字人虚拟主播。虚拟主播以高度拟人化的形象、行为和交互方式,取代真人进行语言播报,可广泛用于新闻播报、专题栏目及直播等场景。该项目极大丰富了内容生产和新闻节目对主播的选择,真正解放了生产力。
AI数字人虚拟主播
融媒体中心还大力打造新媒体直播车系统,以4K超高清IP+基带技术为基础,灵活接入航拍器、无线摄像机、电脑或现场大屏信号等多路移动信号,及时传输到互联网发布平台、电视播控室、广播直播间,同时实现多媒体调度、多任务并发、高清视频传输、实时数据处理等综合业务,极大提高新闻采编的效率。
树立精品意识
夯实区域主流舆论地位
在第3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
番禺区融媒体中心选送的
新闻作品《向死而生,无畏逆行》
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是全国4件获得中国新闻奖的
区县级媒体作品之一
取得历史性突破
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持续扩大优质内容生产,全面推进重大宣传工作出新出彩,为本区经济社会民生发展鼓与呼,引导舆论、凝聚共识。
2019年至今全平台推送稿件约30万篇,阅读量10万+的稿件1000多篇;番禺融媒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100万的作品812条,播放总量达60.2亿。“番禺台”微信号2022年位列全国县级媒体微信号百强榜第八位、阅读榜第六位、进步榜第七位,“番禺发布”南方号荣获2022年度最佳政务创作者奖、“番禺融媒”快手号荣获“2022年度影响力媒体”、“番禺发布”微博号荣获新浪微博2022年度优秀基层奖,“番禺发布”南方号、N视频“番禺融媒”号、“番禺台”人民号长期位居前列,多期登顶榜首。
新闻作品推优成果丰硕,成立以来共有210件新闻作品获中央、省、市奖项,除《向死而生,无畏逆行》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外,消息《5G防疫系统在广州南站首次启用》《番禺制造“响”“亮”冬奥会》、新闻漫画《预防溺水,安全度夏!这些防溺水小知识get了吗?》相继入围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
深耕新闻+政务
向城市综合运营商迈进
融媒体中心深耕新闻+政务服务,“掌上番禺”客户端与区政数局“禺好办”对接,实现互联互通,接入“户籍迁移”“社保业务”等几十项政务服务,打造为番禺本地唯一具有媒体属性的政务服务入口。为政企提供新媒体账号托管运营服务,发挥权威发布、内容审核、舆情应对等专业作用。同时,深耕社区强化便民服务,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发服务板块和专题专栏,向群众提供就业、教育、医疗等服务。
全力打造智慧区域综合治理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服务与内涵,建设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利用AI、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工作,向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平台转变。在建成覆盖全区177条行政村的应急广播系统基础上,继续推进应急广播覆盖社区的工程,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向“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信息化枢纽平台转变。同时,持续推进番禺区户外大屏统一播控平台建设,覆盖镇街公共户外大屏206块,统一公益广告插播,开展广告运营合作。
建设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
做精品牌活动
助力文化经济迅猛发展
文化经济蕴含着
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智慧
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
近年来,番禺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本地主流媒体的作用,积极拓展新闻+文旅,做强做优做精文化品牌活动,努力开拓产业化发展路径,全力助推番禺文化经济的发展。
广州国际美食节、“家在湾区、番禺春晚”、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同一蓝天,共同幸福”、“读懂广州 读懂番禺”——寻找家乡的故事……近年来,融媒体中心精心组织策划并承办了一系列大型文化品牌活动,每次活动的举办均在禺山大地掀起一股热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在原有基础上,今年,融媒体中心创新推出广东音乐会、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百家经典百家诵读、夏令营研学项目等优秀文化品牌项目,持续深耕文化项目,做优本土文化品牌。
大力做精品牌活动
在赋能文化经济发展上,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平台阵地、先进技术和人才队伍优势,开设文化专栏专题,办好《文艺周刊》,新闻产品《千城年俗:沙湾古镇年味浓》获评今年第一季度新华社全国县融中心央媒平台佳作。贯彻落实用数字技术守护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推进“番禺记忆”数字平台和数字网站建设。推出一批影视文化精品,在完成电影《雨打芭蕉》、4K高清纪录片《记忆番禺》《我是番禺人》的拍摄工作的基础上,推出全新纪录片《禺城纪事》,合办栏目《天下番禺人》《粤韵乐乡》系列短视频作品正在启动,持续推出优质影视作品,不断讲好番禺故事。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番禺区直播基地发挥实效,助力直播行业发展,联通高校、企业,推广本土产品。打造“全媒体+番禺品牌宣传链”,拓展地产、汽车、珠宝、红木家具、高科技、制造业、餐饮业等产业阵营和行业新生态,助推番禺制造的名优产品形成产业传播规模。
开拓融媒体产业化发展路径,推动番禺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集影视策划后期制作、影视中心剧院、影视文化旅游宣传、文化创客集聚空间、影视教育培训中心五大功能齐聚的产业园区。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番禺融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