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南方+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10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

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0.4%,其中猪肉价格下降6.8%

国家统计局在10月1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4%。

据介绍,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1%,衣着价格上涨0.9%,居住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6.8%,鲜菜价格下降3.1%,粮食价格上涨1.2%,鲜果价格上涨6.0%。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2%。

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6%。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3%,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在10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

据介绍,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下降。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8小时。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774万人,同比增长2.8%。

国家统计局: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

据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

数据显示,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05002亿元,增长5.5%;餐饮收入37105亿元增长18.7%。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6%、5.3%。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2%、8.3%、6.8%。

全国网上零售额108198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435亿元,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环比增长0.02%。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

国家统计局: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他表示,下阶段,要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显效,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国家统计局:三季度多项指标都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如何评价三季度GDP增速?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今年是我国遭遇三年疫情冲击经济恢复的第一年。从前三季度数据运行情况来看,国民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总体上持续恢复向好。

“尤其是从三季度的情况来看,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多项指标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盛来运表示,增长持续恢复向好、就业形势好转、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外贸好于预期、市场活力增强、企业预期改善、农业形势较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盛来运表示,以上八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充分说明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也彰显了中国经济巨大韧性、潜力和活力,这说明党中央宏观经济政策是有力有效的。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领域出现的这些积极变化有些还是初步的,有些积极变化的可持续性还需要继续观察。”盛来运表示,经济运行中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不足的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还需要继续巩固。下一阶段,还是要狠抓政策落实,进一步夯实经济回升基础。

国家统计局:民营经济总体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这些举措效果如何?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今年,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各相关部门、各地区根据中央的部署要求,出台了许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政策措施落地落细,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总体上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盛来运表示,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镇就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盛来运表示,从投资来看,前三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虽然还是负增长,但降幅比1—8月收窄了0.1个百分点,“这是个重要变化”。在民间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是占比超过1/3,如果扣除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1%,环比回升了0.1个百分点。

从外贸数据看,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6.1%,在全部进出口总额同比略有下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了增长,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53.1%,比去年继续提升。

盛来运还透露,国家统计局面向5.9万户小微企业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企业生产订单情况、经营情况总体改善,景气指数环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都能够感受到民营经济在相关政策的作用下恢复向好。”

盛来运还表示,过去三年受疫情冲击,民营经济受冲击较大,特别是小微企业,企业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在PMI指数中,大企业PMI在50%的临界点以上,小型企业PMI为48%。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巩固和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虽然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人口质量改善速度更快

近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了公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的抽样调查。开展人口抽样调查的主要考虑是什么?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1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开展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一个常规的例行制度安排。

盛来运解释,根据统计调查制度,人口调查安排计划是每十年也就是尾数逢0的年份,开展一次人口普查。2020年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逢5的年份开展一次1%的人口抽样调查,通常叫“小普查”,像到2025年将开展1%的人口抽样调查。除此之外的其他年份,每年开展1‰的人口抽样调查。

“普查和规模比较大的抽样调查不能每年都开展,那样支出成本比较大。每年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和反映当期人口总量、结构变化,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还有人口基本特征。主要还是为了科学准确地反映人口的变化情况,为中央以及相关部门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盛来运说。

盛来运表示,通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前两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来看,中国的人口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确实也出现了很多深刻变化,比如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快,总的人口数量也在发生变化。

“去年人口总量第一次负增长,但是我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总人口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另外,现在人口的素质确实在提高,最新数据,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0.93年,近11年。另外,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有2.4亿人。所以虽然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是我们人口质量改善速度更快,这就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保障。当然我们也希望人口数据调查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这方面的变化。”盛来运说。

盛来运呼吁,恳请调查户积极配合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如实准确地填报相关信息,将根据统计法对大家填报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据悉,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将抽取50万户,约140万人。11月1日开始入户调查,大概时间要持续两周,到11月15日入户调查结束。

南方+记者 赵晓娜 段江含

编辑 卓佩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