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抛出王炸级更新,李彦宏如何从AI拓荒者走向领跑者?

政商数据
+订阅

10月17日,2023百度世界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百度在会上抛出从基础模型到应用层面的系列“王炸”级产品,并宣布成为第一家用AI重构产品的科技公司,速度之快令业内咋舌。

“欢迎来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时代!”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如是开场,接着他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分享了文心大模型4.0的四大能力提升,以及过去几个月百度对旗下各个产品线进行AI原生化重构的成果。

“重构后的新搜索,有三个特点:极致满足、推荐激发、多轮交互……”

“百度文库是我认为目前重构最彻底的一款产品……”

谈起每一项更新,李彦宏都如数家珍,言辞间看得出他对这一刻期待已久。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沉浮了20多年,李彦宏是少有的始终活跃在业务一线的创始人,年过半百的他依然瘦削笔挺,习惯于白衣黑裤出场,发梢有些许灰白但精气神儿十足。过去十年,李彦宏经历过市值低谷、舆论质疑,也体味着all in AI带来的转型阵痛,以技术为“信仰”的他终于带领百度驶出迷雾,冲刺到了AI赛场的领航区。

 

用AI重构产品,百度抛出王炸级更新 

在基础模型层面,百度发布了比肩GPT-4的文心大模型4.0。李彦宏介绍,这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文心大模型,它在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四大能力上,都比文心一言的版本有了明显提升,综合水平与GPT-4相比已经毫不逊色。

理解能力方面,李彦宏通过询问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的案例,展示了文心一言对前后乱序、模糊意图、潜台词等复杂提示词的理解力。从生成能力来看,李彦宏现场提供了一张图片素材和几个词语要点,文心一言只用短短几分钟就生成了1条广告片、5条广告文案和1张海报,基于这一能力,百度已经推出了AIGC营销创意平台擎舵。

其次,百度对AI大模型的下一步方向也做出了判断:应用才是模型的真正价值。“理解、生成、逻辑、记忆这四大能力是一切AI原生应用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样,没有构建于基础模型之上的丰富AI原生应用,基础模型就没有任何价值。”李彦宏称。

基于文心大模型4.0,百度发布了包括搜索、会议、文库、网盘、地图、智能座舱等在内的十多款AI原生应用,同时宣布成为第一家用AI重构产品的科技公司。这也是继3月份率先推出文心一言后,百度在大模型赛道上的又一次领跑。

其中,搜索是百度通过大模型重构的第一个产品。8月31日,“AI伙伴”等功能正式开放。AI重构后的搜索具备三大新能力,一是极致满足,即更准确理解意图,给出最佳回答。二是,推荐激发,搜索在满足用户需求后,会优先推荐优质个性化的内容流,激发用户探索和需求。三是多轮交互,搜索会总结全网优质内容,与用户多轮交互逐步明确用户需求。

百度文库是李彦宏认为重构最为彻底的一款应用。早在3月份,百度文库就开始接入文心一言,开启用户内测。如今,百度文库每周实现2-3个AI新功能的迭代。例如,“文档生成PPT”功能,其对文章重点要点、行文逻辑、内容风格的理解和解构更为复杂,难度远超“一句话生成PPT”;“文生图表”将数据型内容图表化,并快速形成分析洞察;此外PPT内可以智能生成专业图表,支持在线编辑、灵活修改;文库万字长文可一键总结,并基于文章进行个性化问答。

官方数据显示,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百度文库AI新功能累计用户突破千万,累计使用次数近亿,累计生成PPT超200万,生成内容超2000万。

同时,李彦宏还展示了用AI原生思维打造的国内第一个生成式商业智能产品:百度GBI。据介绍,相对传统BI软件的高门槛和数据分析难等问题,百度GBI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执行数据查询与分析任务,还支持专业知识注入,满足更复杂、专业的分析需求。

不难看出,过去半年,李彦宏带领百度在AI的赛道上“舍命狂奔”。今年初,当行业还在紧锣密鼓地打磨基础模型能力时,百度率先冲线,发布了文心一言,并在8月底向全社会全面开放。如今“百模大战”正酣,百度一口气甩出了文心4.0和AI原生应用这两张“王牌”,进一步巩固先发优势。

百度以如此迅速的动作与行业拉开差距,离不开李彦宏的前瞻性判断,早在3月16日发布文心一言时,他就给出准确预测:下一步的方向,应该是大模型的应用。今年以来,李彦宏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应用之于大模型的重要性,他定义出AI原生应用的三个条件,自然语言交互、充分利用理解生成逻辑记忆四大能力、交互不超过两级菜单;在创业大赛上他则强调,创业者“卷大模型没有意义,卷应用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李彦宏的带领下,过去几个月,百度上下“每个产品都在热火朝天地重构,不断加深对AI原生应用的理解。”——这才有了百度世界大会上众多AI原生应用的亮相。

 

十年拓荒,开启AI新篇章 

“我们都将进入AI原生的时代,一个通过prompt人机交互的时代。”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如是结尾,这也是他为百度翻开的新篇章。

一个月前,《时代》周刊发布了首届全球百大AI人物,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Open AI CEO萨姆·奥特曼等被评为全球AI领航者。作为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家,《时代》认为:“李彦宏是中国最杰出的未来主义者,长期投身于AI发展的浪潮。” 

这份赞誉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来自李彦宏对AI技术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和坚持。2012 年,深度学习仍是一项小众前沿技术,李彦宏却超前地预见了这项新技术的潜力,不惜出价近5千万美元参与Geoffrey Hinton深度学习研究成果的竞拍,一同参与竞拍的还有谷歌、微软两家美国科技巨头和日后成名的初创企业 DeepMind。最终,出于非价格的考虑,Hinton 决定加入同为美国公司的谷歌。这次竞拍失败也让李彦宏更加坚定了开拓中国 AI 的决心。

2013年初,李彦宏提出百度将建立初期专注于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的研究院,命名为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简称IDL),这是百度历史上首个正式成立的前瞻性研究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斯坦福大学和IBM、谷歌、微软、脸谱四家科技巨头设立了同类研究机构。

2014 年,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大牛吴恩达加入百度担任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百度研究院;同在2014年百度启动“百度大脑”、无人车等计划。

2017年7月5日,百度首届 AI 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百度成为国内第一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的科技巨头,并喊出了“All in AI”口号。

如今的百度Create AI开发者大会已成为一场面向全球开发者、科技爱好者的技术盛会。李彦宏及其身后的百度公司,也成为国内AI发展的一面旗帜。

“当年我对互联网的信仰,今天我对AI的信仰,都没有一丝丝改变。我仍然认为AI是堪比工业革命的大浪潮,它一定会彻底改变我们今天的每一个行业。”这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的观点,彼时行业对人工智能的未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悲观情绪。

人工智能的投入何时能看到回报?能否走向行业端的全面应用和普及?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答案。李彦宏却毅然选择继续投入AI。在被称为AI寒冬的2022年,李彦宏透露,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摸爬滚打整10年,这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每年研发占比都超过15%。

直至今年,在百模大战的激烈竞争中,李彦宏仍坚持拿出一笔资金用于培育大模型生态下的新兴技术。5月,李彦宏在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上宣布,百度将设立10亿元人民币的百度文心投资基金,旨在推动大模型生态繁荣,同时启动“文心杯”创业大赛,最高奖项为价值1000万元早期投资。李彦宏介绍,百度将拿出数千万元投资上述团队,并在技术、产品、发展战略、资本合作等方面提供长期支持。 

站在大模型的浪潮之巅,李彦宏终于带领百度熬过AI寒冬,迎来属于他和百度的“高光时刻”。 


南都记者 马宁宁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