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刘能”去世,年仅42岁!冬秋季天气变冷千万注意→

东莞疾控
+订阅

10月15日傍晚有消息称,

热剧《乡村爱情13》刘能的扮演者

演员赵明远突然去世。

10月15日,导演金龙发文悼念演员赵明远。

据透露,

赵明远10月14日因突发脑出血逝世,

年仅42岁,其曾在《乡村爱情13》

中成功饰演刘能被人们铭记。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脑卒中各类型中死亡率和残废率最高的疾病。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意外,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其可怕之处就在于多数患者不是面临死亡,就是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1. 发病原因

脑血管,是为大脑输送养料的“公路”,一旦“公路”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脑卒中。简单地说来就是↓↓↓

2. 脑卒中的危害

大脑作为人体的“司令部”,一旦出现损伤,后果可能致命的,即便存活也有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它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在我国,大约每12秒钟就有一个新发病例,每21秒就有一人因脑卒中死亡。它与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疾病之一。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40 岁及以上人群的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至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为1704万。

这些人是高发人群

1. 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高血压未经过规范管理,会对颅内外的血管造成严重的损害。既能导致大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梗死、脑出血,也能导致小血管病变所致的白质疏松、微出血、脑萎缩等。

2. 吸烟人群

烟草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血管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斑块易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促使血小板聚集,诱发血栓形成;尼古丁还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促进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对脑血管危害极大。

3. 高血脂人群

高血脂,特别是高胆固醇血脂,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颅内外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进展,就可能造成血管狭窄、斑块破裂,导致血栓事件。

4. 超量饮酒人群

长期大量饮酒,会显著增加脑血管病事件风险,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5. 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明确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的人,血管情况比一般正常人要差,容易形成血栓,这样卒中的风险就增加了。

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较无糖尿病的患者风险更高。

6. 肥胖人群

超重与肥胖常伴随更高比例的“三高”、心脏疾病、鼾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显著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

测一测

自己是高危人群吗?

如果您已经40岁以上,可以根据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项目进行自我评估。以下8项危险因素,每一项1分。

脑卒中危险评分卡

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房颤和/或心瓣膜病等心脏病。

吸烟。

血脂异常。

糖尿病。

很少进行体育活动。

明显超重或肥胖。

有脑卒中家族史。

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 3 分或既往有脑卒中(中风)病史 /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者为高危人群。

有这些症状要警惕

虽然脑卒中一般发病都很突然,但是大多数脑卒中还是有预兆的,只是常常被人们忽视。

一旦出现肢体麻木或无力,头晕,失去平衡,摔倒在地,恶心呕吐,有时伴有头晕、眼花、耳鸣、打嗝不止等症状就需要注意了!这些有可能是脑卒中的早期症状!

牢记“FAST”原则,

判断识别脑卒中!

F—face脸

笑一下,看看嘴

歪不歪

A—arm胳膊

举起双手,看看是否麻木无力

S—speech语言

重复说一句话,看是否口齿不清

T—time时间

记下发病时间,立即送医

“FAST”原则有两层含义:

一是快速识别脑卒中。

二是快速就医,抓住抢救“黄金3小时”。

所以请注意,

一定要快!快!快!

当你遇见有人出现上面症状,除了及时拨打120外,还可以做这些来提供帮助:

①让患者保持平静。

②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③将头轻轻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堵塞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生脑卒中一定要马上就医,为此我们总结了一句口诀,牢记它,关键时刻能救命!

如何预防?

脑卒中作为一种慢性病,与大多数的慢性病预防一样,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

1. 控制好“三高”,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水平。

2. 戒烟限酒,清淡饮食。

3. 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4. 注重劳逸结合,避免熬夜。

5.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6. 减少剧烈活动。

7. 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

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以下5点:

1.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

2. 高血脂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血脂。

3.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4. 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5. 有以上疾病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

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

一旦出现预警信号,

就该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治疗。

同时,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就可以有效地防治脑卒中。

来源:广州日报、慢非所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