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历史文化村】围子下村

史志清远
+订阅

围子下村村貌(英德市史志办供图)

围子下村,位于英德市横石塘镇中南部,距镇政府5.4千米,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该村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 ),为英德谢姓主要族群历史文化发源地。2019年6月,该村被评定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围子下村屋场布局基本保留原貌,有400多间泥砖房,大多为民国时期的建筑物。主要建筑物如宗祠、观音厅等,为清代的青砖结构房屋,但有部分墙体为明代所建。

谢氏宗祠,始建于明清时期,坐北向南,三厅二井布局,现仍保留原貌,属客家祠堂风格,柱础和部分墙体为明代建筑物;宗祠正门上悬挂着一块题字为“文魁”的木匾,落款为“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乡试中式第二十八名举人谢廷士立”。门口坪不宽,但很长,因此成为一道风景线。门口塘较宽阔,呈官帽形,颇有特色。

谢氏宗祠(英德市史志办供图)

观音厅,始建于明清时期,坐东向西,正对远方一座如巨笔矗立的山峰。村后背夫岭气势雄壮,古树参天,与村庄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图景。其他村的村民往往都在村中掘建水井,以方便日常生活,但围子下村并没有这样做。据说,围子下围屋地形为“牛形”,村民认为人不能与牛争水用,于是村里一直以来都严禁在村内挖井取水,只能到村外挑山坑水饮用。

观音厅(英德市史志办供图)

该村有石碑2块,碑文为《枇杷山剿匪始末记》,记述了此战的全部经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巢破平其垒余匪窜入围子下地雷爆发炮楼崩陷匪无男妇老幼数百人同尽”。可见,围子下村当年宏伟壮观的炮楼均毁于此战。石碑现保存于英德市博物馆。

《枇杷山剿匪始末记》碑文 (郑忠楼 摄)

选自《清远历史文化村》,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编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