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溪 | 古人对万物的雅称,清溪见几何?

最美清溪
+订阅

QING XI

清溪

#到底美在哪?#

天地之初,一片混沌。

当人们开始给万物命名

从此世界有了模样,有了想象。

古人们

在诗词文赋里

为天地万物赋予了雅称

他们深信

每一缕风、每一片云、每一阵风……

都值得被美好地记录。

唐·白居易《长恨歌》: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司空箴》:

普彼坤灵,侔天作则。分制五服,划为万国。

明·杨慎《临江仙·纤凝翠微巅》:

纤凝翠微巅,扶光入沧渊。

屈原《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曹操《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李国雄摄

明·高明《琵琶记·中秋望月》:

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楚辞·王逸》:

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

《庄子·逍遥游》:

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宋·赵令畤《侯鲭录》:

天弓,即虹也,又谓之帝弓。

△汤智民摄

△郭昱鵬摄

西晋·《博物志》:

饮真茶,令人少眠,

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古人为何要给万物取雅称?

也许是因为四时之景皆不同,

也许是世间万物皆有灵。

万物有了雅称

从此

美便有了定义。

出品:清溪融媒体中心

文稿:韩世海

图片:韩世海 邝钜锋 刘金平 傅 娴 孙自力

制图:韩世海 徐堉楠

编辑:韩世海

版式:韩世海

公益广告

上下滑动查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