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楼将就地升级!东莞记忆项目首开区建设加速

南方+ 记者

“看了几十年的迎恩门要改造了,听说还会再现当年的古城墙。”近日,莞城西隅社区的退休教师李伯饭后散步,在运河西路碰到老街坊张伯,两人望着河对面刚围蔽起来准备施工的西城楼,颇为感慨。

无

一方面,看着见证东莞千年历史的西城楼要改造,作为老莞城人的李老师多少有点担心;另一方面,他又对未来的西城楼和古城墙充满期待。

地处东莞城市原点的莞城,是东莞千年文脉所在,散落着西城楼、振华路等众多历史建筑、文化遗存,拥有其他新兴镇街无法复制和超越的资源,这是莞城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优势所在。

10月14日,周末时间,莞城西城楼附件的东莞文化广场内,少了往日的人来人往,多了许多带着工具正在作业的施工工人。作为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东莞文化广场近日开始进行围蔽施工。

无

“围蔽面积21195m,围蔽天数约123天,自2023年10月7日~2024年2月6日。”根据现场一张公告显示,此次围蔽建设内容包括东莞文化广场现有路面、现有构筑物、现有水系拆除,东莞文化广场现有绿地清表,东莞文化广场环境改造提升等。

西城楼(即迎恩门)是东莞地标之一,也是“东莞记忆”项目首开区的重点所在。项目计划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在保留迎恩门一带各时期重要历史痕迹的同时,建造部分古城墙,并以迎恩门为中心将西城楼内外串联起来,形成一座开放的城市历史公园——迎恩门城墙纪念公园。

据介绍,“东莞记忆”项目首开区位于莞城历史资源最丰富、历史价值最高的西城楼片区,投资金额约13.3亿元,建设内容与范围包括:迎恩门及记忆墙工程、莞城桥——振华路步行综合提升、F型街区(中兴路、大西路、振华路、阮涌路)改造、珊洲河滨水文化带活化、和园文化展示区建设、市政道路改造工程、F型街区周边节点立面整治及综合提升以及整体市政综合改造等。

无

作为东莞城市发展“原点”和千年文脉所在,莞城街道如何破局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建筑破旧化等难题和短板,一直是许多东莞人的共同期盼。东莞记忆项目的落地和开工,无疑是一个新突破。

“短板既是差距所在,往往也是潜力所在。”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直言,要通过“东莞记忆”、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动工建设,向外界充分展示莞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预期。特别是要结合“东莞记忆”首开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电商孵化等对土地要求不高的创意文化产业,让“文化+”新业态逐渐成为莞城经济新的增长点。

无

同时,做优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辖区文化创意资源优势,加快广东智慧广电数字产业园建设和推动鳒鱼洲文创园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为莞城高质量发展激发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南方+记者 刘远忠

无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