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鸟挤鸟排排睡”!首批南迁候鸟抵粤啦→

广东生态环境
+订阅

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

大白鹭、苍鹭、草鹭、琵嘴鸭……

今年首批南迁的候鸟已抵粤

广东迎来了美丽的观鸟季

预计12月前后将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中华凤头燕鸥

近日,科研团队在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调查时,首次在保护区内拍摄记录到被誉为“神话之鸟”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凤头燕鸥。这是自2006年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大凤头燕鸥以来,历经18年之久首次监测到喜欢与之混群的珍稀濒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

10月11日清晨,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团队在深圳河口发现21只黑脸琵鹭,这是今年首批到达深圳越冬的黑脸琵鹭。近期,深圳湾及福田红树林湿地已迎来今年首批南迁候鸟,今年的候鸟“先头部队”以雁鸭类、鸻鹬类为主,主要有黑尾塍鹬、青脚鹬、红脚鹬、白眉鸭;过境暂歇的水鸟,有金斑鸻等。通过野外高清摄像机可以见到保护区鱼塘已出现“鸟挤鸟排排睡”的热闹场面。

进入10月,广州南沙湿地迎来了大量大白鹭、苍鹭、草鹭、琵嘴鸭等首批候鸟。候鸟迁徙高峰期来临,包括白尾海雕、黑脸琵鹭、白琵鹭、黑翅鸢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候鸟即将聚集南沙湿地,与市民见面。湛江、韶关、梅州等多地也迎来候鸟迁徙季,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万鸟齐飞,候鸟欢歌”来粤过冬。

白鹤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南部,大陆海岸线长4114千米,居全国首位,拥有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候鸟资源。据统计,全省记录有野生鸟类584种,其中具有迁徙属性鸟类412种,占70.5%,包括中华秋沙鸭、白鹤、小青脚鹬、遗鸥、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黄胸鹀等2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广东省迁徙鸟类包括涉禽、游禽、猛禽、攀禽和鸣禽5大生态类群。”据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涉禽和游禽主要位于粤东、粤西、珠江口和雷州半岛的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冬季是候鸟保护主要时段,候鸟在我省停留时间长,须尽力保护其停留期间的安全,并在春秋迁徙季候鸟到达、离开及过境时,加强巡护、减少人鸟冲突。

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开展多样性本底调查、监测、就地保护、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加强部门间联合执法、粤港澳交流合作和公众宣传教育等工作,加强候鸟保护及其繁殖地、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管护巡护,为候鸟迁飞保驾护航。

来源/南方日报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点击 在看 ,一起助力生态环保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