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刘野近作展亮相卓纳画廊伦敦空间

南方都市报
+订阅

中国知名当代艺术家刘野的近期绘画作品展,近日正式在卓纳画廊伦敦空间开幕。这是艺术家在卓纳画廊的第二场个展,也是自2002年以来他的作品在伦敦的首展。

刘野从他的童年记忆以及早年在欧洲接受教育的经历中汲取灵感,捕捉了许多人物的肖像以及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像是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汉斯·克里斯汀·安 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和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等,还有演员阮玲玉、 作家张爱玲,以及从包豪斯到巴尔蒂斯(Balthus)的现代主义画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三十多年来,这些不同的参考一直启发着刘野,使得他的作品既有丰富的历史引述又独树一帜。

展览中这些尺幅紧凑、明暗关系强烈的作品,所运用的精湛技术可以与欧洲古典大师精准的笔法和画面处理的方式相媲美,像是扬·凡·艾克(Jan van Eyck)和安东尼奥·达·梅西纳(Antonello da Messina)等,它们展现出刘野的绘画风格向着细致而多元、内省又宽广的自然主义肖像创作的全新转折。他的每幅画都可被视为某种自画像——即便这些作品中没有一幅描绘的是艺术家本人。刘野对细节和画面逼真度的精雕细琢,展现出他对绘画主题——他们往往与他保持着深厚的个人联结——以及绘画媒介的深思熟虑和敬畏之心。

正如刘野所描述的那样:“创作一幅画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花费的时间越长,能看到的东西就越多。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元素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边缘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一切的边缘。这本身就是一个主题。边缘总是危险的,就好像一个站在悬崖边的人。”

展览中的绘画全面完整地展现了刘野开阔的兴趣,从文学和艺术的灵感到他的家庭和宠物。在《是谁在害怕G夫人》中,艺术家的妻子正看着出自色域绘画先锋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的四联张作品,她向上扬起的头以一片皇家蓝为背景,两边衬以红色和黄色的条纹;在描绘本就会将多重参照指涉层叠于自己作品之中的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时,刘野从肩部以上刻画这位阿根廷作家,单色的背景以及类似纽曼风格的竖条,与博尔赫斯布满皱纹的脸和犀利的眼神达成了平衡。


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