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傍村位于番禺区石碁镇南部,因清代围垦建村于大海之傍而得名。海傍村地处水乡地带,自然环境河网密布,充满浓郁沙田水乡风情,且地理位置优越,村内有京珠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广州地铁四号线海傍站出口,交通便捷。近年来,海傍村积极探索具有水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绘就水乡建设新蓝图。
织密党建组织体系,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海傍村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基层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推进党支部网格化管理,划分8个网格党支部、8个党群责任区。党员主动亮身份、自觉认领责任区、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实现基层治理网格和党组织网络“双网融合”;选配思想素质好、道德品行好、致富能力强的人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党小组组长,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网格党支部为载体,深入拓展网格功能,将“三人小组”“广州街坊”“最小应急单元”等力量纳入网格管理,增强增厚治理力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充分利用镇委党校线上培训、“学习强国”平台、远程教育系统、党员微信学习群等形式开展学习。
网格员联系村民解决问题
盘活特色资源优势,开辟乡村发展“新赛道”
海傍村始终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整合村集体资产、盘活村特色资源,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海傍村临近京珠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广州地铁四号线海傍站出入口,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也在建设中,交通便捷。依托区域交通优势,海傍村把握优势招商引资,整合村集体资产,对村内闲置资产和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梳理,严格落实“三资管理平台”工作流程,对村内物业进行对外招商,稳步增加集体收入以及股东股红分配。
此外,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引下,海傍村抓紧机遇加快村187亩经济发展留用地的开发以及加快推动旧村改造工作。针对4块发展留用地拟出全新招商合作方案和自主开发方案,通过有效的招商引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搭建“五社联动”格局,奏响村居治理“大合唱”
村居是社会治理的最小细胞。海傍村坚持落实社会治理主体责任,推动“五社联动”,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村居治理,助力提升村居治理现代化水平。
海傍村开展消防演练
海傍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确保村内各项事务决策程序规范,2023 年上半年通过议事厅“一事一议”协商决议事项共19宗;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海傍村每月都由主要干部带队开展安全检查,全面排查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隐患,紧盯重大节假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到厂企里开展消防演练。今年上半年,海傍村共计开展企业、各类场所检查138多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30多项,2023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村安全工作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高颜值”
今年,海傍村大力开展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及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赛农艇,是海傍村的文化特色活动之一,迄今已举办了30届。今年在上级的支持下,海傍村修建了农艇文化公园,公园紧靠海傍涌,占地约1000平方米。园内设置了四艘农艇样式的样板船,以及以农艇比赛和农耕文化为素材的小品景观等。此外,海傍涌两岸的景观也进行了提升,路面铺上了沥青,安装了照明灯,设置了休闲坐凳、石制棋盘等,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海傍村赛农艇活动
为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海傍村出资改造辖区内街内巷,全面实现村域路网硬底化;投资建设海派路综合楼2号铺雨污分流工程,为城市水治理出一分力;配合上级完成村市级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改观农村面貌,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每月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由党员干部带头,引领村民群众开展环境清理、创文宣传、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完成建设垃圾分类投放点8个,全面营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杨璐 通讯员 龙真 邹春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