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跨越时空! 他们在中堂潢涌“德本艺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堂政法
+订阅

近日,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联合潢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德本艺塾”品牌传统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依托潢涌村的祠堂古建筑作为活动场所,活化利用好古建筑文保单位,举办家风家训、书法国画、拓印扎染、茶道香道、百岁制作、龙舟体验等传统文化和非遗体验活动,让中堂镇青少年“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莞草创意编织技艺——太阳花

莞草,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莞草编织技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孩子们的手上,一根根莞草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一步步被编织成精美的太阳花。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的活动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不仅能自己亲手编织莞草作品,体验传统手工艺人的乐趣,还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手作——掐丝珐琅书签

掐丝珐琅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是一种传统的纯手工工艺。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从绘画、掐丝、着色、上漆这几道工序,感受着掐丝画的深厚文化,提升自己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感受着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渗透出对艺术的无限热爱。

非遗手绘——油纸伞

课上,老师讲述着油纸伞承载的历史、经历的风雨及其构造、制作过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开启了“画家”模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自己的专属油纸伞。

非遗手作——竹编画沙龙

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文化,富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一根根竹篾穿插在一起,以挑和压的方法将竹篾经纬交织固定,让窄窄的条篾在巧手上不断穿插交织,编制出一个个可爱的竹编画。

非遗扎染——艺术体验

“巧手扎锦绣,靛蓝染春秋”,古老的扎染工艺韵味别致。老师系统地讲解了扎染的历史和文化,不仅让孩子们了解认识了扎染的制作工具和材料,还学习了简单的扎染技法,体会了扎染的艺术魅力。

粤剧脸谱彩绘体验

为传承和弘扬粤剧文化,推动粤剧文化进社区,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了粤剧文化的起源并欣赏了粤剧角色风格鲜明的装扮。之后,孩子们根据粤剧人物的特点与设计要素,一手端着颜料盘,一手拿着画笔往面具上依次涂抹红、白、黑等多种色彩。随着大家的绘制,一张张生动可爱、色彩鲜艳、活灵活现的粤韵脸谱映入眼帘。

河莲花灯制作体验

在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下,老师将河莲花灯的原材料分发到每个人手中。孩子们认真听着老师介绍莲花灯的各个分解材料,并跟随老师示范,专心致志地动手制作。

德本家训·才子书法课

“字”是“门面”,代代相传。一点一画,支起的是不屈的脊梁;一提一按,激荡着民族的脉搏;写好中国字是每位中国人一生的功课。通过才子书法教学,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和坐姿,通过对汉字的笔顺、笔画、大小、位置、整体形态和间架结构的学习,让孩子快乐学书法,写一手好字!

- THE END -

来源: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

编辑:晓君

一校:晓君

二校:霍桂桃、黎淑冰

审核:袁琰璋、邱发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