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之城”迪拜见证“一带一路”机遇 | 丝路Walk

大开放 新格局
+订阅

登上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远眺,阿联酋迪拜的风光尽收眼底。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下过微雨的十月清晨,迪拜的体感温度依然高达39度。水汽被高温蒸发至高空久久不散、形成薄雾,为鳞次栉比的摩登大楼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沙漠在城市边缘绵延至天边,向西则是广阔湛蓝的波斯湾。驼铃和风沙见证了曾经的古老丝路,而今络绎不绝的商船自港口驶向印度洋。

过去30年间,得益于连接亚欧非大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迪拜成为一座在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奇迹之城,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与阿联酋的交流合作,则为其加入了更多令人惊叹的中国元素。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从千年商都广州出发,南方+调研团队来到阿联酋迪拜,见证了世界制造中心广东与贸易中心迪拜碰撞的火花。

“贸易之都”连结亚欧非商机

迪拜地处亚洲、欧洲、非洲三块大陆的中间地带,早在1971年阿联酋建国以前,已有千年商贸历史。这座过去的小渔村,嬗变成今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球第三大转口贸易中心,仅仅花了数十年时间。

谢赫·拉希德塔曾是阿联酋的第一座最高建筑,至今仍是迪拜的国际贸易和商务中心,众多国际性重要会议在这里举行。记者来到这里时,阿联酋CEO俱乐部正在举办一场商贸推介会,身着黑色阿拉伯长袍、西装革履或商务套装的嘉宾们相谈甚欢,会场里流动着英语、阿拉伯语、粤语……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在迪拜,商贸交流活动频繁,通过参与这些全球资源的汇聚交流,可以很好地拓展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朋友圈。”阿联酋环球CEO俱乐部董事总经理董红艳说。

“你们从广州来?太棒了!我们一个月前去了香港,在第六届‘一带一路’国际论坛上推介了迪拜的投资项目和营商环境,认识了许多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香港贸发局驻迪拜的市场经理纳西夫热情地说。

推介会开始,来自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代表对当地的投资政策、贸易情况进行了宣介;而在场的CEO俱乐部会员,则是来自全球、扎根阿联酋的企业家。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在他们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为商贸合作带来巨大机遇,中国是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

“我的中国生意从1997年就开始了,我是广交会的常客,从中国批发产品到迪拜,再分销到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印度企业家、RAF Global主席里兹万·阿达提亚(Rizwan Adatia)感慨,“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中国,我的生意做不到这么大的规模。”

Stanton Chase公司执行合伙人帕诺斯·马诺洛波洛斯(Panos Manolopoulos)来自希腊,他正雄心勃勃地筹划第4个位于中国的办公室:“继香港、上海、北京之后,我们正计划在中国内地开设更多分支机构,深圳分部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落成。”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广东智造惊艳“未来之城”

夜幕降临,中国商品批发城华灯初上,这里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走进手机商铺聚集区,宛若走入“迪拜版华强北”,来自深圳的手机品牌欧乐(OALE)的专卖店就设立在此。店里,一行身着白袍的阿拉伯客人对智能手机兴趣颇浓,店员们熟练地用阿拉伯语与他们洽谈价格。

欧乐品牌创始人冯秋钦是深和讯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阿联酋广东商会暨同乡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后,这位敢闯敢拼的潮汕商人下定决心来到这里发展。“当时我在深圳华强北从事手机行业多年,很受鼓舞,想着到中东创一番事业。”冯秋钦说。

初来迪拜,语言不通、店面难买、员工难聘……阿联酋广东商会为冯秋钦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时至今日,商会已有400多家会员单位,还先后在迪拜、沙迦、阿基曼等酋长国投资建立了多个广东商品展销中心,为广东企业深度开拓中东市场搭建了重要平台。

来自广东的“硬科技”智能制造,更令人惊艳。

去年10月,小鹏汇天在“GITEX GLOBAL”展会期间完成了飞行汽车旅航者X2的海外公开首飞,该公司对外事务总经理仇明全对一年前实现首飞的细节仍历历在目。

“活动当天,来到展示现场的嘉宾人数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嘉宾们纷纷惊叹‘amazing’(神奇了)!当地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了中国的飞行汽车在这座‘未来之城’起飞,我们很快就收到了来自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政府部门和经销商的商洽邀请。”仇明全说。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与中东的双向投资快速升温。在中东发展的许多粤商也选择回到家乡投资。

三年前,阿联酋广东商会引进迪拜企业投资惠州高新科技产业园,该项目主要制造研发智能手机、智能设备、无人机等高新科技产品。该项目预计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目前项目基本完工,马上投入使用,预计年产值达150亿元人民币。

2021年,迪拜企业温超集团在广州投资建立了阿联酋温超(中国)采购中心,向中东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出口优质蔬菜和海产品等商品,每年出口货值约10亿元人民币。

旅游胜地成为中阿交流窗口

迪拜的城市建筑中,除了全球最高塔哈利法塔,最抢眼的地标非“金相框”(Dubai Frame)莫属。它高约150米,宽93米,外表全部贴金,总造价高达1.6亿迪拉姆(约合3亿元人民币)。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在“金相框”之下,记者见到了广之旅出境游领队孔惠贤,她正带领近20名广东游客在迪拜和阿布扎比体验休闲之游。

作为全球著名旅游目的地,迪拜的旅游项目有沙漠冲沙、伊拉克小镇、亚特兰提斯水世界等,既充满中东异域风情,又富有海洋魅力,对广东游客吸引力十足。

“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广之旅每天都有团前往阿联酋。游客朋友们喜欢在各式项目体验中感受异国文化。”谈及疫情后广东游客的偏好变化,孔惠贤说,相比过去“买买买”,如今人们更注重旅行中的深度体验,因此旅行社特意安排了高品质住宿、当地特色美食以及新兴文化景点等。

距离机场仅20分钟车程的迪拜国际城中国区,被视为阿联酋的“唐人街”。这里遍地都是中餐馆——地道的上海小笼包、兰州拉面、川渝火锅、粤菜点心……“偶尔会带客人来一解‘乡愁’。”接待记者一行的地接导游花花说,这里几乎有中国游客需要的所有服务。在他看来,这里记录了中国人远赴迪拜奋斗打拼的历史,也是迪拜了解中国的窗口。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国家间的文化旅游交往合作更为密切。

在中国恢复开放出境跟团游名单前三批名单中,位于中东地区的阿联酋、卡塔尔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正在成为中国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中国游客之于阿联酋的重要性仍在持续凸显。迪拜国际机场战略与发展副总裁罗布·怀特豪斯透露,据测算,迪拜国际机场中国游客吞吐量未来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接近10%,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

昔日的商贸驼铃已悠悠远去,迪拜港、杰贝阿里港商船往来愈发频密。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从东方制造业中心远道而来的“黑科技”产品惊艳亮相,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此生根发芽,而这里的营商环境、人文环境向中国展现了更加热情的怀抱。在这座沙漠中的“奇迹之城”“未来之城”,中国、广东还将继续创造更多奇迹。


相关阅读:

中欧班列跨越山海,串起“一带”和“一路”| 丝路Walk

【策划】王义军 郎国华

【统筹】王溪勇 曹斯 王海军 陈韩晖

【执行统筹】吴哲 张由琼 肖文舸 李细华 张哲

【采写】南方+记者 唐子湉 周人果 陈晓 发自阿联酋 

【拍摄】南方+记者 张由琼 发自阿联酋

【后方联动】南方+记者 拱千舒

【设计】潘洁 谭唯

编辑 钟烜新 李杰伦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