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内招生人数扩大10倍,这所院校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2019年开始办高职,首年报到新生1400人,目前在校生达16000余人。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如何在4年里实现蝶变?10月14日,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举行办学50周年暨数字商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12名在财税商贸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校友被聘为该校产业导师。

办学50周年暨数字商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办学50周年暨数字商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1973年中专办学,2019年正式设立广东财贸职业学院。50年里,该校实现了从中专到高职的转变。

1973年初,广东省财政局考虑到当时省内没有财税专门学校,决定建立一所省级财政中等专业学校培养财税中等专业人才,并对在职财税干部进行轮训。经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教学地址暂设在广州市财政学校,并委托该校负责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学制二年。

1977年到1978年,原广东省财政局派出干部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在四会设立教学点。第二年,广东省财政学校成立。此后30余年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成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累计为广东、海南培养毕业生6万多人,输送1.5万余名函授生,培训12.6万余名财经干部。

2019年,经省政府批准,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设立。“随着清远校区拔地而起,学校目前已开设27个专业,在校生达16000余人。”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校长张晓燕介绍,学校虽仅开办高职4年,但实现了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的整体目标。

办学50周年暨数字商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办学50周年暨数字商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2023年,教育部公布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该校共40个项目获批,立项总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三。

“如何实现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快速同步提升,是一道事关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袁本新说,学校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产教深度融合,加快构筑现代数字商科职业教育体系,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数字商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提升高职办学质量,首先要在产教融合领域不断深耕。聚焦数字商科职教特色,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主动对接行业头部企业协同创新,与阿里云、怡亚通、联想、东大正保、金蝶、中联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京东集团与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共建了京东数智商贸产业学院。“这样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基地,有利于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京东科技集团政企业务部副总裁段进军说。

现场,12名在财税商贸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校友被该校聘为产业导师。这些导师与所在企业涉及投资融资、财税科技、涉外财税等领域,与学校专业设置高度吻合。“我们会充分发挥个人和所在企业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研究等方面和母校加强合作,实现企业和学校双赢。”被聘为产业导师的校友黄汉辉说。

产业导师聘任仪式。

产业导师聘任仪式。

【采写】南方+记者 刘汉能 通讯员 许锋 钟咏

【摄影】陈林 杨旭东 曾梓恒

编辑 冯颖妍 陈梅玉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