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持续升级,中国的立场是什么?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戈隆东

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导致大量平民伤亡,人道形势急剧恶化。中国立场备受关注,那到底中国立场是什么?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一)

对于当前的危急形势,国际社会的反应大体分为三类:

10月12日,访问以色列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左)在特拉维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晤。

10月12日,访问以色列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左)在特拉维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晤。

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谴责哈马斯、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国务卿近日紧急访问以色列,表达美国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直言“有美国在,以色列永远不用孤身作战”;

另一类是以伊朗为代表支持巴勒斯坦、警告以色列的伊朗外长喊话以色列,“如果继续轰炸加沙,战争可能会出现‘其他战线’”;

还有一类以中国为代表呼吁停火止战,积极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的。

很显然,中国立场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立场,反映了全球国家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的朋友,在巴以冲突问题上没有任何私利,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站在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一边,站在人类良知一边。

(二)

中方认为,当务之急——

一是尽快停火止战,阻止战火无限扩大,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二是遵守国际人道法全力保障平民安全,尽快开辟人道救援通道,防止发生严重人道主义灾难;

三是有关各国都应保持冷静克制,秉持客观公正,推动冲突降级,避免对地区和国际安全造成更大冲击;

四是联合国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发挥应有作用,安理会为此承担重要责任,尽快形成国际共识,拿出实际举措。

有的国家希望中国谴责巴勒斯坦突袭行为,殊不知单方面谴责并不代表公平公正,不仅无助于局势缓和,反而可能火上浇油。

10月12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人们在遭以色列空袭的受损建筑中救援伤者。新华社发(哈立德·奥马尔摄)

10月12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人们在遭以色列空袭的受损建筑中救援伤者。新华社发(哈立德·奥马尔摄)

巴以冲突已造成双方超3500人死亡,包括许多无辜平民,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这是国际社会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是中方劝和促谈立场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所在。

中方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做法,真诚希望巴以和平共处,共享安全和发展。如果说谴责,最需要谴责的是所有针对平民的暴力、所有针对儿童的杀戮和侵害,而不是单方面谴责某一方。

(三)

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不断被撕开的伤口。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夙愿迟迟未能实现,在于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一直未能得到纠正。

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所说,以色列有建国的权利,巴勒斯坦同样有建国的权利。以色列人已得到生存保障,巴勒斯坦人的生存谁来关心?犹太民族已不在世界上颠沛流离,巴勒斯坦民族何时才能重返家园?

这个世界存在各种不公,而对巴勒斯坦的不公已经延宕了大半个世纪,承接了几代人的痛苦,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00:28

王毅: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中方站在和平与人类良知一边!

解决巴以问题的方案就是“两国方案”,就是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样才能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共存,实现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的和谐相处。

这些年,巴以冲突反复上演,根本原因是中东和平进程偏离正确轨道,“两国方案”基础不断受到侵蚀,联合国相关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此次冲突以极为惨烈的方式再次证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出路在于回到“两国方案”的基础上,尽快恢复和谈,实现巴勒斯坦民族的正当权利。

只有“两国方案”完全落地,中东地区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以色列也才能获得持久的安全。

(四)

当此之时,各类促和机制都要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停火止暴、局势降温作出积极努力。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近期将访问中东地区有关国家,中国也呼吁在联合国主导下,尽快召开更加权威、更有影响、更大范围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

这是大国该有的样子、该有的担当!

期待巴以尽快停火止战,重回“两国方案”的正确轨道。

编辑 邓素凡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