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民反诈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我们如何在扑朔迷离的引诱中识诈防诈?又该如何规避风险?7月5日起,“写意黄江”公众号、视频号正式开设“反诈‘直播间’”栏目,在每日中午12点,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反诈街坊说、反诈小剧场”等内容,揭露诈骗套路,分享反诈知识,提升大家的防骗意识,帮助群众练就“火眼金睛”,护好人身财产安全。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2023年10月4日,事主刷抖音时看到一视频可免费领取蛋仔派对游戏皮肤, 便用其妈妈手机添加对方微信,对方称已向其游戏账户充值1314元需退回500元,其便按照对方指引操作,事后其妈妈发现手机有多条扣款账单便带其女儿报警求助,共计被骗5192元。
诈骗套路:
1.诈骗分子以“交易网络游戏账号”“免费领取游戏道具”“一起玩游戏”为由添加未成年为好友。
2.冒充公安机关以涉嫌犯罪,其父母要坐牢为由恐吓威胁受害人。
3.接着引导其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转账,未成年人往往辨别能力低、防范意识薄弱轻易相信。
防范提醒:
1. 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2.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3.家长应在手机支付、视频、聊天等软件中设置“青少年模式”。
4.家长应保管好手机支付账号、密码,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隐患。
5.学校和家长应共同监督控制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时间。
编辑|刘慧茹
审校|段博士 韦基礼
来源|黄江反诈办
统筹|黄江镇宣教文体旅办
本文转载自:写意黄江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