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饶平县钱东镇:“四站”社会治理工作法

广东政法
+订阅

今年来,潮州饶平县钱东镇大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为抓手,探索建立“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逐步构建起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一体化高效运转、一站式优质服务的新格局,为推动平安钱东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抓建设、促规范,打造综治服务“中心站”

高位统筹,发挥组织领导。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原则,成立“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钱东镇打造成全县“1+6+N”基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建设的先行点。

钱东镇综治中心多部门入驻

党委书记多次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解决机构建设、硬件设施配套、完善机制建设等问题,推动“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提档升级,完善阵地建设。投入27万元对镇级综治中心实施升级改造,高标准建成“六室一厅”,打造开放式“去窗口化”信访大厅,完善功能室硬件设施配套,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调处“一站式”便民服务水平。

抓网格、强队伍,打造群防群治“前哨站”

科学划分,织牢综合网格。全镇按照村居、地域、人口分布划分为58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镇机关、派出所、司法、社工等派驻力量下沉到网格,构建全镇基层治理“一张网”。网格员以“粤平安”云平台为基础,高效开展网格事件上报、处置社会治安、矛盾纠纷等方面工作,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截至目前,钱东镇接报各类网格事件10848宗,办结10843宗,办结率超99.9%。

钱东镇网格员入户走访排查家庭矛盾纠纷

加强力度,推进综合治理。坚持“常态快速高效”的原则,加大热感无人机等智能化防控技术的投入使用,围绕“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入室盗窃等社会治安问题,开展网格单元高频次巡逻清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落实研判,捕捉“弱信号”。充分发挥网格员获取信息便捷、贴近群众的优势,常态化、全方位收集涉婚姻家庭、邻里日常、土地、劳务、经济等基层纠纷信息,加强信息分析研判,捕捉风险隐患“弱信号”,第一时间反馈报告,落实协调解决,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风险防范在源头。

抓党建,赋动能,打造基层治理“加油站”

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模式。统筹发挥辖区内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活党员“红色基因”,发挥社区“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社区党建资源,构建“共驻共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织密基层治理统筹管理的“红网”,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钱东镇“党建+积分”引领乡村治理月度讲堂

深化基层“三治融合”水平。建立“1+N”积分奖励机制,围绕平安乡村治理方面进行积分项目设置,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双向驱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选派19名党建指导员通过积分促动,引导群众积极响应,协商解决基层治理中群众“急、难、愁”事项,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多措施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平台优势,开展“送法下乡”“入户普法”等法治宣传活动,主动“上门助援”,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无毒社区”“法治示范村”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抓创新、聚合力,打造纠纷调处“终点站”

推陈出新,打造“一站式”矛调服务平台。综治办牵头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村(社区)等单位,签订《钱东镇矛盾纠纷“警诉访”衔接调解一站式便民服务协议》,强化矛盾纠纷调解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

多元合力,探索“N”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建立由慈善总会、民政、工会等其他综治力量参与的“1+6+N”多元矛盾调处体系,实行党政领导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和领导办案制度,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如钱东镇慈善总会出资3万元为8名家庭无法承担治疗费用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承担治疗费用。

招兵买马,强化矛盾纠纷队伍建设。发动治保队、志愿者、党员、退休干部、乡村教师、物业管理等社会公益人员,成立一支104人的人民专职调解队伍,实行“以案定补”制度,充分激发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今年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案件17宗,实现了“矛盾不上交”。

来源:潮州政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