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茵茵,一泓清水哗哗作响。经过两年来的稳定运行,韶关南雄市乌迳、油山、全安、主田等14个镇污水处理厂以及农村662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已经实现了稳定可控运行。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镇、村的人居环境质量,也显著改善了水环境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绿水青山。
近日,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乌迳镇高溯村的中心乾村小组在2021年建设了日处理量45吨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民见证了乡镇生活污水变成清水排入河流的美丽蝶变。
“以前,乡镇生活污水都是通过明渠或暗渠排放,污染了河道。特别是夏天,蚊蝇滋生,气味难闻。”回想起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前的排放现状,乌迳镇高溯村中心乾村小组村民深有感触地说,如今,项目完工后,村民的门都开了,夏天纳凉好不惬意。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宜居南雄,2021年以来,该市实现了18个镇(街道)生活污水处理的全域覆盖。据悉,污水处理设施按照镇、村人口居住数据进行设计建设,工作人员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多次摸排、多次验收后移交运维,并完善镇、村相应的管网建设,把生活污水接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标排放。排放达标的水将被用于农业灌溉和农村生产用水,既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又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中心乾村农污设备有三级厌氧池,经过沉淀池、清水池,然后排放出去,24小时进行净水出水处理。”南雄污水处理运维项目部生产技术部经理张华介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最多的处理量是120吨,最少的有10吨。”
笔者了解到,南雄市整县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PPP项目自2019年7月开始建设,2021年4月开始逐步移交运营。截至目前,已正式移交运营14个镇级污水处理厂、5个镇级管网污水处理设施。14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量约12700吨,农村污水设施每天处理量约13620吨。
“我们从2021年接手运维以来,都是按要求去操作,每个污水处理厂规模(处理量)从500吨到2000吨不等。”南雄污水处理运维项目部负责人杨秉端介绍:“从2022年6月开始移交运维,到2023年9月已经移交运维662个村,剩下的一些村正在收尾,10月全部移交过来运维。”
接下来,该市将继续加大环保力度,以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科技手段,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不断提升南雄市生态环境质量。
南方+记者 范永敬
通讯员 李思番 李修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