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之城”崛起,北京做对了什么?

谈资
+订阅

海淀区北四环外,碧瓦蓝天、绿树红墙,这里是中国高等学府聚集地。北大科技园总部的建筑紧邻北京大学,它是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第一站,走出了众多明星企业。

十余公里以南,已有30年历史的西城区金融大街上各金融总部云集,这里还坐落着中国最年轻的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它的使命是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行至东城,高楼林立,朝阳区的写字楼里,中金公司等券商机构为科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搭建桥梁。

西城有“硅谷”,东城似华尔街。北京资本市场层次丰富、制度创新动能澎湃,正打造“独角兽之城”。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同时拥有深交所、港交所和活跃的创投生态。如何发挥好科创与资本要素聚集优势,通过资本市场增强科技与产业合作落地?从北京经验中发现哪些“他山之石”?南方+记者团队在深调研中寻找答案。

南方+ 唐子湉 拍摄


做好“白菜心”:

创新成就“独角兽之城”

从北京地铁4号线安河桥北站出发,途径直线距离1.5公里以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0多所大学。

北大孵化器所在的北大科技园总部。

北大孵化器所在的北大科技园总部。

北大科技园总部创新中心紧邻北京大学,作为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载体运营和企业孵化主体机构,北大孵化器在此办公。穿过创新中心G层走廊,来到北京炎黄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的办公室和研发场地——就是这片空间,为他们撑起了走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小天地。今年4月,炎黄国芯的创始团队完成A++轮融资,将加速在高端自主可控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发展布局。

北大孵化器已累计孵化企业460余家,经历多年探索实践,逐渐认识到:资本是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帮助科学家从“象牙塔”走向产业化,成就独角兽的有力推手。

为此,北大孵化器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辅导、投融资和创业交流等孵化服务体系,其中,融资是增强创业项目生命力的重要一环。“过去在资本特别活跃的时期,帮助企业找融资可能只需要搭桥牵线,如今需要帮企业找到匹配的资本,则是更具专业性的一项任务。”北大孵化器总经理杨志芳告诉记者。

汇聚了全国最多的高等教育、科研资源,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正在打造“独角兽之城”。

“剥掉‘白菜帮’,做好‘白菜心’”。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能量。

这是8月25日拍摄的HICOOL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展览展示区。新华社发

这是8月25日拍摄的HICOOL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展览展示区。新华社发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上,云端服务机器人、超表面光谱成像芯片、全自动分子检测平台等黑科技展品令人目不暇接,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5705个创业项目、7467名创业者参与了2023全球创业大赛的竞逐。而众多参会的创业者在展示和交流之余,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寻找资本“伯乐”。

“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高科技企业高度耦合。推动高科技创新,资本市场有着独特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分享了他的观点,“资本市场的魅力,在于给那些具备不确定性的高科技企业很高的估值以及很好的资本支持。”

与独角兽活跃相对应的是,北京的创新资本能级不断跃升。截至2022年12月末,在北京注册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达3970家,位居全国第二。同时,北京还是全国资金汇聚地,金融资产总量超过19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其输送‘氧气’和‘营养’。资本市场在科技—产业—金融的循环中,帮助企业从早期获得风险投资,到中后期获得股权融资,成熟后实现IPO挂牌上市,起到重要作用。”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相关负责人说。

“塔尖孵化”:

资本“到创新的源头去”

在北京,从实验室跑出独角兽的故事不断上演: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所长,成为千亿级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共同创始人;10余年间,北生所共有7名科学家先后创业,渐渐形成一支科学家“创业天团”……

这座城市聚集了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加速让“象牙塔”中的高精尖技术转化为应用实际,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星昊医药车间。

星昊医药车间。

实践中,科学家们创业面临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经营一家公司远比科研复杂得多,小至办公场地的租借,创始团队搭建、人才引进,寻找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大至公司发展定位、战略规划、融资并购,都是创业者面对的全新课题。”杨志芳说。在她看来,为科创企业打造全流程孵化体系,是北京实践得到的答案。

为了打造更多高水平、专业化孵化团队,今年年初,北京官宣打造首批23家标杆孵化器,分布在海淀、昌平、丰台、石景山、顺义、怀柔、朝阳和经开区等8个区,重点聚焦原创新药、智能硬件、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关键材料、元宇宙等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

其中,久负盛名的创新工场坐落于海淀。这里聚焦硬科技投资的全周期全链条,由董事长、CEO李开复打造的“塔尖孵化”模式,在创投圈被视为孵化独角兽的样板。例如,部分科创企业在组建初创团队时,CEO和CTO便是由创新工场精心挖掘的“技术人+产业人”。

“到创新的源头去”,也成为了不少投资机构的共识。

近年来,在京投资机构纷纷加大在早期阶段的布局,其中不乏红杉中国、高瓴、春华资本等老牌巨头。

“科学家创业最不缺技术,往往能在资本市场获得较好的估值。但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创业者缺钱的问题,还要帮他们寻找合适的人才,对接产业上下游资源,寻找更好的应用场景和客户,甚至在产品形态、研发方向等商业决策方面给予一定帮助。”一位北京创投机构的负责人说,风险投资机构不仅带来了资本,更让硬科技成果“丝滑”转变为广受欢迎的商业产品。

而在产业布局层面,北京通过打造产业聚集区形成更优独角兽孵化生态。

在北京亦庄,这里汇聚了超过4300家生物医药领域知名跨国药企和成长型创新企业,正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星昊医药车间。

星昊医药车间。

从“苗圃”企业到上市,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殷岚感受到了北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券商辅导机构、风投、创投机构的全流程服务。“生物医药是一个长周期、高投入的行业,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产品和科技研发,资本市场为研发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她说。

“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不仅能提高资本和产业的对接效率,同时,在金融同业良性竞争中,也提升了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服务质量,降低了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高榕资本合伙人杨昆说。

北交所“进击”:

让企业更早登陆资本市场

不久前,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的消息传来,这家IPO曾遭暂缓审议的科技公司被北交所“沧海拾珠”。2020年2022年财年,这家公司的营收不断增加,但净利润均为负值——作为高速成长的科技创新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拓展市场、巩固技术“护城河”。

北交所。新华社发

北交所。新华社发

在“专精特新”企业中,找到独角兽。而上市,能让这类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之手,形成更大的品牌效应、资金聚集效应,加速成长。

国家层面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企业,资本市场改革亦不断向此方向推进。2021年北交所的设立,成为支持“专精特新”成为独角兽、到上市加速成长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一环。

为了让技术过硬、资质优良但尚未盈利的企业更早进入资本市场,北交所设置了4套上市标准,其中,“市值不低于15亿元,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作为第四套标准,完全剔除了对企业营收和利润的考量,让更多科创企业有机会提早敲开IPO大门。

过去一年,北交所的“小巨人含量显著攀升,占比约46.2%。短短两年间,已有19家北京企业通过北交所登陆资本市场。

这场改革从北京开始,受益的科创企业更是遍布全国。

9月7日,广东力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挂牌上市,北交所再添一名“粤家军”。调研期间,记者随29家广东省重点后备上市企业一同走进北交所,在交流活动中碰撞火花:智选数字明年将申报北交所上市,中云科技正在准备申报材料,中爆数字、珠海港昇处于上市辅导期……

北交所副总经理孙立对粤企登陆北交所表示欢迎:“当前,北交所已进入规模攻坚、功能提升的关键时期,这将为推动广东省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助力广东省上市规模保持领先提供重大机遇。

广东证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广东累计26家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占全国217家的11.98%,位居全国第二。截至8月31日,北交所在审企业中,广东有14家,占全国116家的12.07%,仅次于浙江、江苏位居全国第三。

改革从未止步。近期,北京持续优化北交所市场生态,新政频出。

北京金融街核心区拍摄的“古币·金融”雕塑。新华社资料图片

北京金融街核心区拍摄的“古币·金融”雕塑。新华社资料图片

8月25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建设;9月1日,证监会发布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特别规定,大幅放宽了北交所做市商的准入门槛;9月13日,北京公布培育和服务独角兽企业的若干措施,提出对申请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独角兽企业,实施专人对接、即报即审、审过即发……

在当下,中国正在进行一项更大深层次的改革,形成完整的独角兽支持体系。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梯度培育、分类支持一批潜力型全球500强、高估值独角兽企业”。今年2月,上海公布了重点服务独角兽独角兽潜力企业名单,发布了相应培育和服务计划。

深圳通过制定深圳市独角兽企业遴选发现指标体系,精确锁定具有“硬核”科技、爆发式成长潜力的企业,建立独角兽企业培育库。

“为了培育更多硬科技、新生代、高价值独角兽企业,各地纷纷加大独角兽企业培育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和创新生态。”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观察到,可喜的是,在中国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中国独角兽企业依然保持较强竞争优势,并对未来市场前景保持乐观。

■观广东

打通“科研—产业资本”循环

养好“独角兽”

据福布斯中国统计,2022年全球独角兽的总数量达到1597家,其中,中国368家,占比23%。

北京不仅独角兽和估值数量在全国居首,独角兽潜力企业数量亦巨大。北京加快打通“科技—产业金融”的循环,由此资本市场可助力从新技术到新产业的转化。而多样化的资本业态通过融资功能分散了科技企业的成长风险。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初具规模的独角兽群正在加速成长。6月20日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实现三年翻番,达到66家,占全国近1/4。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深圳和广州分别拥有33家和22家独角兽企业,分列第6和第8位,其中广州在国内城市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

培育更多独角兽,广东应如何从北京经验寻找“他山之石”?

放眼大湾区,创新活力流转,资本要素汇聚。在科研方面,广深港澳的高校通过共建实验室、共享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师生联合创业,跨境合作日益升温。

近年来,大疆、云洲智能等明星企业,走出了一条从香港高校科研到广东制造落地的科技成果转换之路,资本对于加持大湾区科学家创业的热情踊跃。

在当前科技对于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广东应进一步打通“科研—产业资本”循环,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同时,在一级市场投融资相对低迷的情况,广东要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加大创新资本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在主要地市完善形成涵盖母子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创投基金等协同发展的基金群,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创领域。同时,要进一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制度优势,创新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海外长线资金入粤,培育与科技创新发展相匹配的耐心资本,让更多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成果走上世界舞台。

■看样本

当资本伯乐遇到AI科创黑马

三年估值上涨数十倍

8月,北京骄阳似火。深势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超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为创投圈再添一把“火”。生于海淀区,这家年轻企业满载科创基因,从成立以来,用“AI for Science”的理念为科研提速。

如今,“AI for Science”在全球范围内正在成为主流。要在国际舞台保持领跑,各类创新要素尤其是交叉学科背景的高端人才尤为重要。深势科技的核心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主要来自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百度等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

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开创性地提出了‘多尺度建模+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科研新范式,突破性地实现了多尺度分子模拟中精度与效率的统一。”深势科技创始人兼CEO孙伟杰介绍道。

在孙伟杰看来,该行业的“护城河”很高,但拥有技术壁垒并非高枕无忧,“当我们把科学问题都解决了,就到了解决工程问题的时候,这个节点上的‘护城河’就是团队的执行力。”

足够的“粮草”对于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变得尤为关键。

根据估算,以往若要实现将AI能力应用于原子尺度仿真,至少需要10亿元量级的资金。在成立之初,深势科技主要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项目获得经费来维持运营,账上一度只剩下不到20万元。

来自创投资本的伯乐,让团队的梦想更加接近现实:2021年2月,深势科技完成元璟资本领投的Pre-A轮融资;同年8月,该公司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经纬创投和元璟资本;2022年1月,深势科技完成B轮融资;2023年8月,深势科技又完成新一轮超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此轮融资投资人包括众源资本、和玉资本等。

“我们会将资金主要用于继续吸引行业内顶尖人才,深化从算法原始创新到工业软件及行业解决方案的全栈能力,并加强相关技术在生物医药、新能源、化工、半导体等场景的产业化落地及商业化推广。”孙伟杰说。

近年来,深势科技进入科研规模化及产品商业化发展加速阶段,团队规模从最初的数十人扩大至超过200人。短短3年左右的时间,这家公司的估值从最初的1亿元上涨数十倍。

“我们希望投资科技驱动的创新,坚持为与底层基础科研相关的领域带来持续支持,并相信跨界交叉融合领域将产生创新机会。非常期待深势科技和AI for Science全新科研范式引领的科学变革对产业产生深远影响。”源码资本管理合伙人黄云刚说。

【总指挥】王义军 郎国华

【策划】王溪勇 袁佩如

【统筹】陈颖 唐柳雯

【主笔】南方+记者 唐子湉 张艳 黎华联 发自北京

【本期调研团】南方+记者 唐子湉 张艳 黎华联 周美霖 唐子湉 实习生 王伟

【海报设计】张昶

编辑 钟烜新 陈梅玉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