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档票房破30亿,广东稳居“第一票仓”!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进入后汛期,广东如何下好防汛“先手棋”?

打开

今日热搜 | 外卖大战囤的奶茶,隔夜还能喝吗?

打开

2025年暑期档票房破30亿,广东稳居“第一票仓”!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未雨绸缪应急“考”⑤|建议:多部门应形成有针对性的联动

南方都市报
2023-10-12 18:30
+订阅

作为2022年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市,中山近年来,聚焦城市现状问题,系统谋划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体系,力争通过3年建设,重点缓解城市内涝,统筹雨水径流污染防治,兼顾雨水利用和水生态改善,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南都中山推出“未雨绸缪 城市如何应急‘考’”系列报道,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通过聚焦基层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础和现状,暴风雨来临前城市的应急管理水平,关注汛期的城市内涝,海绵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为中山城市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

暴雨下的城市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在确保市民安全的前提下,让城市有序运行?南都记者采访了市民和学者,有市民提出,对于停课等信息指引应该更加清晰;有专家则提出,预报不仅要预报降雨量,也需要基于真正的影响进行预报,也就是“基于灾害的预报”。

建议

市民:停课等信息引导应该更加清晰

市民邓女士认为,在应对自然灾害时,作为统筹协调的部门,应该进一步科学化、精细化。比如在2022年11月1日,台风“尼格”靠近珠海。珠海、江门陆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随即发出次日停课通告。

中山在次日上午发出台风黄色预警和下午停课通知。让不少中山家长印象深刻的是,因早上已将孩子送到学校,有的家长在班群里接到消息,要立刻把孩子接回家。对上班族家长来说,处于“该不该接娃”“要不要请假”的纠结中。

不少家长在班级群收到的要求也不一致,比如周女士的孩子在某幼儿园就读中班,班群要求家长中午把孩子接回家;王先生的孩子在某小学读四年级,班群解释,可以放学后再来接孩子。

相较而言,珠海当时的政策发布更为清晰。在2022年11月2日停课一天后,对于第二天是否停课,专门有一段内容进行解释。11月3日早上7时3分,珠海发布发出通知:今天上午继续停课。并再次将停课规则告知市民,同时还做出承诺:10:30前会有结果。

不过相关发布内容正在完善。在10月8日,受台风“小犬”影响,中山市气象台在当天17时30分将台风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随即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不过家长更关注的是,第二天孩子是否需要上课。

这一次中山在发布相关信息时给出了明确的指引,“中山市气象局将于10月9日5时30分研判台风预警信号是否降级,如果台风预警降级为蓝色,9日白天复课,请保持关注。”至10月9日6时许,中山市发布信息,台风预警降级为蓝色,全市复课。“有明确的时间指引,让家长吃了定心丸”,市民周女士认为,家长及时关注信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能感受政府服务越来越细致。

学者:预警应告诉人们水会淹到哪里

对于极端天气,市民刘先生认为,“恶劣天气经常能看到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但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杨赛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方面,预警要尽可能提前发布,给人们留出更多反应时间;另一方面,预警不能只限于气象信息,比如某地平均日降水量超过了300毫米,更应该告诉人们水大概会淹到多高,住在这个地区的人立刻就有概念了。“这也是预警能否真正转化成行动的关键”。

杨赛霓建议,极端天气预警不能局限于单纯气象因子强度的预警,而应该是“基于承灾对象”的预警。比如,对当地交通、通讯和电力设施影响几何?人们只有知道了这些信息,才有更多预先行动的依据,做更充分且适当的准备。

杨赛霓说,日本在向公众发布灾害预警时,会制作避难转移图,告诉人们如果当地被淹,该去哪个避难场所,一些路会被淹,走哪条路更安全。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

统筹:多部门应形成有针对性的联动

《中山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中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仍需提高。受气候与地形因素影响,全市境内台风、内涝、地质灾害等事故频发,遥感监测业务体系、气象预报预警体系、水文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城市内涝排水系统等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

巢清尘是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同时任国家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研究组联合主席。她指出,目前国内多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联动还不够。例如,同样的降水过程,对不同小区、不同街道造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也和当地地下网管的渗透排泄能力、河流的防御能力有关。所以,预报不仅要预报降雨量,也需要协调水文数据、灾情数据、城市雨水网管的设计数据等,去基于真正的影响进行预报,也就是“基于灾害的预报”。

“面对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无论在预报预警还是应急管理上,都需要多部门间形成有针对性的联动”。巢清尘指出,这其中涉及到大量不同部门的数据,目前在共享上标准还不统一。

策划:刘岸然 谢江涛

执行策划:唐建丰 陈实

统筹:吕婧 易福红

采写:南都记者 刘贤沛 侯玉晓 吕婧 实习生:区嘉莹 魏娉婷 汪羽涵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498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

精选频道点击切换频道
学习
首页
本地
读+
南方号
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
经济
文化
国际
体育
南方报业小记者
南方报业精选
南方都市报
南方农村报
观点
电影文娱
社会
健康
视频
视评
+音
广东人大
百千万工程
教育+
南都湾财社
创投
南方优品
美食
文创
马上办
茶业
直播
视界
消费
温泉
旅游
房产
科技
汽车
South
非遗
成长
N视频
惠你钟村
粤龙合作
国防军事
广东退役军人
绿美广东
青春广东
广东援疆
电子竞技
广东科技发布厅
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
健康广东
广东应急管理发布厅
广东市场监管发布厅
广东金融发布厅
广东税务发布厅
广东国资立体发布厅
广东电信发布厅
广东自然资源发布厅
广东生态环境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