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 家乡有我丨揭阳籍清北大学生交流座谈会在京顺利举行

揭阳共青团
+订阅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相关部署要求,进一步畅通在京揭阳籍高校学子与家乡沟通联络渠道,更好服务在京揭阳籍高校学子,吸引、凝聚、引领揭阳籍在京高校学子为我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奋力谱写揭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9月24日下午,“青春聚力 家乡有我”——揭阳籍清北大学生交流座谈会在清华大学华业大厦三层会议中心举行。  

座谈会活动在揭阳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共青团揭阳市委员会指导下,由共青团揭阳市委驻北京工作委员会主办,揭阳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协办,禅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邀请揭阳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共青团揭阳市委员会、揭阳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禅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领导,在京揭阳籍乡贤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揭阳籍在读大学生、优秀毕业生和揭阳籍教师等30多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现场,大家观看了揭阳形象宣传片,虎头埔文化、揭阳学宫、普宁英歌、三山祖庙遗址、靖海古城等勾起学子们思乡之情,粤东LNG一体化项目、海上风电项目、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和十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三个最”的政务服务环境等则让大家感受到家乡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揭阳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副主任林映清为在场清北学子们发来寄语,对学子们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全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表示热烈祝贺,表示将通过多举办此类活动来促进学子们的相互交流,打通学子与家乡沟通联络渠道,为学子们今后在京的学习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学子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在外多关注家乡揭阳的发展,积极为揭阳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共青团揭阳市委书记陈颖聪通过线上视频参与会议,向在北京的揭籍青年才俊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之际,向在京揭籍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陈书记指出,当前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阶段,希望广大揭籍学子要立远大志向,树立坚定信念,发挥青年才智,成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才。他向揭籍学子通报了当前揭阳着力打造“绿色石化”和“海上风电”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实施“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广大青年实践提供平台,鼓励揭籍学子要敢于做揭阳发展的实践者,努力为揭阳发展建言献策,学技术、长本领,用奋斗展现青春本色。

共青团揭阳市委副书记陈敏希望各位揭籍大学生关注家乡发展,激励更多的揭籍青年投身于家乡建设。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团市委、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公益假期活动,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为揭阳贡献青春力量。

禅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北校友郭俊雄在欢迎致辞中表示,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同学们在秋分后相聚在禅境科教。非常感谢团工委在双节来临前,精心筹办了这场“青春聚力·家乡有我——揭阳籍清北大学生交流座谈会”,也感谢让禅境科教有机会为各位同学交流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平台。他说,在北京边工作、边读书的这十年,深刻地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市驻京办、市团委、团工委给予在京发展的企业和学子的深深关爱和帮助。揭阳现在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大家虽然身在北京,但时刻都心系家乡。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禅境科教能有更多的机会配合团工委做好在京青年的服务工作。作为清华大学经管EMBA2016级北京校友会会长,郭俊雄也表示希望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为在京青年和家乡赋能,大家共同推介家乡、服务家乡,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特长,积极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为家乡引荐更多的优质人才,共同谱写揭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揭阳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潘晓洁介绍基金会在开展奖学助学、搭建学子与家乡的桥梁纽带、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学子返揭就业创业推介等项目情况,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大学生专业技能奖”的申报,参与到“返家乡”志愿服务、返乡调研等活动中来,共同为家乡揭阳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的交流发言环节中,大家畅所欲言,共叙乡情乡谊,共话家乡发展,座谈会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参会代表发言摘编】

驻京团工委书记王俊楠:今天我们举办座谈会目的是为了团结在京揭阳籍学子,关心关注学子们的学习、生活、就业,搭起联通在京学子与家乡发展事业的桥梁,增强学子们的家乡归属感,我们愿意在学子们的学业旅途中积极充当知心人、引路人。各位学子,你们是揭阳的杰出代表,是揭阳的未来和希望。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北京是充满机遇的地方,是施展才干的巨大舞台,希望你们永葆破浪前行的勇气和披荆斩棘的精神,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最终成就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北漂不孤独,独行不寂寞。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大家有空可以常回家看看,吃家乡菜、叙家乡情、聊家乡事,这里是你们永远的家,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前途光明。 

禅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驻京团工委委员黄虹在发言中表示,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乡亲们相聚在禅境科教,参与揭阳籍清北大学生交流座谈会。作为驻京团工委的委员,黄虹希望在各级领导的组织带领下,积极为在京青年做好服务工作,发挥禅境科教在清华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汇集在京乡贤力量,打造在京青年的团工委爱心大家庭,大家共同助力青年发展、一起推介家乡、服务家乡,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特长,积极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为家乡的人才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共同谱写揭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基金副秘书长、驻京团工委委员黄焕铿在发言中向与会同学提出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之问,也分享了他认为的人才发展方向“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作为第十一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执行主席,他也向广大在京潮籍学子发出邀请,欢迎大家一起为北京潮青盛会助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驻京团工委委员林志杰:大学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时期,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认识到很多朋友。但是,现在大家都希望变得“更加”优秀,所以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尤其是在清北这样的头部高校,可能会让大家觉得大学期间比较辛苦。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这是一个充实的过程,四五年之后这一段时期一定会成为大家一辈子当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为了更好地度过大学时期,在这里我有几点小建议:一是作为学生,要学习好知识,顺利毕业;二是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犯错误的成本要低很多,所以大学除了学习以外,可以积极探索,多参加一些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尽早找到你下一个阶段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三是要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四是我们家乡人是一个大家庭,在北京学习生活工作中,如果有快乐要分享、有困难要帮助,可以联系驻京团工委,以及在北京的各位优秀乡亲,让我们互帮互助,争取让大家能有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中国银行总行股权投资综合部业务经理、驻京团工委委员林剑锋:大学时光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因为这段时光不仅是自身学习成长的关键期,也是面临人生许多重要选择的重要节点。作为一位过来人,有三点建议:一是要做好规划。要做好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与个人理财规划。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以后选择在哪里生活,这无疑是影响个人未来数十年的重要选择题。因此,身处在求学阶段的大家一定要以长远视角、从全局出发,认真仔细的地进行规划,尽其所能地为将来做好谋篇布局。二是要学会利用资源。大家要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包括城市资源、学校资源、人际资源等。在学习之余要最大程度地融入各项活动,遇到疑惑困难时主动向自己的导师、学长、朋友、同学寻求建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揭阳驻京办、驻京团工委致力于为大家搭建交流的平台拓宽沟通的渠道,是所有揭籍学子在北京的“家”,所以也希望大家更好地利用这一平台,广交友,多交流,共成长。三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虽然大家都远离家乡,身处繁华的国际都市,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以力所能及的方式随时为建设家乡做准备。身为大学生,更多的是要聚焦学习专业知识、用行动支持家乡各项实践活动,争取有朝一日能把学到知识待带回家乡,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神州众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楚春先生向揭阳学子发出热烈的欢迎。李总监以富有激情和真挚的话语,向青年学子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和深深的关怀。他说:“欢迎大家来到这座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北京,开始你们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旅程。作为揭阳人,你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也是我们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 李总监深知在外求学、生活不易,他诚挚地表示:“在北京,我们都是‘家己人’,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希望广大揭阳学子在这里学有所成,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材。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未来步入社会工作的道路上,只要遇到任何困难和需要帮助的情况,都可以找到我们。作为一名在京工作的揭阳人,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清华大学毕业生黄国锐:如果把大学比喻是收获知识、增长才能、与“赛先生”对话的舞台,驻京办是联系家乡、共续乡情的精神家园。作为一名毕业生,在读期间亲切感受到了驻京办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关心帮助。当前,驻京办利用驻京团工委的平台,联系在京揭籍青年学子,可以帮助解决学习工作生活的困难问题,希望各位同学在学习之余,多与驻京办、驻京团工委联络。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博士林森林:感谢驻京团工委和禅境公司对此次大会的辛苦付出和筹备。经常有接触到咱们驻京联络处,可以感受到,驻京联络处一直对揭籍学子很上心,一直心心念念拉近我们这圈在京学子,让大家在外有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也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丝力量,加入到驻京联络处的活动来,尽自己所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刚刚听到很多同学们的方向是医学和计算机,我刚好是这个交叉,我的研究方向是精准医学,智慧医疗,主要偏向算法。在专业上,我们也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学习。 

北京大学毕业生吴启亮:很高兴今天能够参加这次揭阳籍清北大学生交流座谈会,我是揭阳惠来人,本科跟硕士都就读于北京大学,本科在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硕士在法学院金融法方向,今年毕业后还留在北京工作,即将入职一家政策行总行。在这里想分享几点自己的体会,第一点是想表达感谢。首先是非常感谢揭阳驻京联络处、揭阳市团委、揭阳驻京团工委、禅境科技提供了今天这样一个揭阳籍清北学子交流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与各位优秀的揭阳籍乡贤前辈、同学互相认识,学习进步。其实也不仅仅是今天,揭阳驻京联络处、揭阳驻京团工委之前也举办了多次活动,给我们在北京的揭阳籍学子提供了很多的交流机会。其次,刚刚潘秘书长介绍了揭阳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为广大揭阳籍学子提供的奖学助学、就业帮扶、实习机会等,还提到了大学生专业技能奖,其实我这两年也有申请这个专业技能奖,也获得了管理精英奖,我也非常感谢,从基金会做的这些工作我们也切实体会到揭阳市委市政府是真心实意地在为揭阳籍学子们提供各种帮助,包括真金白银地提供支持。第二点是想讲一下驻京联络处、驻京团工委提供的平台。我们从揭阳来到几千公里外的北京求学,其实在学校里是很难有机会认识到这么多同乡同学。就像在北大,可能会有整个广东省的学生交流社团,但没有一个专门的潮汕籍或者揭阳籍交流社团的,平时大家在学校里可能很少有机会能够互相认识。驻京联络处、驻京团工委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在学校之外能够有机会彼此认识。驻京联络处、驻京团工委也是一个很好的桥梁,能够连接我们揭阳籍在京学子跟千里之外的家乡,感受到家乡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关怀,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了解到家乡的各种发展变化的信息。第三点是我们同学们应该学会珍惜这个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多与同乡的优秀前辈和同学交流学习。也应该学会感恩,珍惜乡情乡缘,多关心家乡的发展,多多宣传我们的家乡文化,学有所成,也希望能够为家乡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清华大学2021级博士生郑斯勤:刚才吴学长说了很多,说得很好,非常感谢驻京办组织这次座谈会,因为我平常在学校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和大家畅谈叙旧。也非常感谢大学生发展基金会给予我们这些学子非常多的支持和鼓励,我也十分有幸评过一次奖。预祝这次座谈会圆满成功,也期待接下来能跟大家多多联络。

北京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林铭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揭阳籍清北大学生交流座谈会,并在此向揭阳驻京办、揭阳市团委、以及禅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达最诚挚的感谢和衷心的敬意。感谢您们组织这次宝贵的交流活动,为揭阳籍的清北学生提供了一个沟通和学习的平台。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家乡先贤们的关怀和温暖。一开始,我还担心自己认识的人会很少,但是黄焕铿前辈在我进入会场时就主动介绍了各位同学,拉进了我和其他同学的距离,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凝聚力。同时,通过播放的揭阳宣传片,我对揭阳市的蓬勃发展感到惊叹。我相信,在揭阳驻京办的支持和关心下,以及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揭阳的学子们一定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2023级研究生林若欣:我是今年寒假的时候第一次来北京,当时来的时候就得到了揭阳驻京办的帮助,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郭俊雄师兄也热情地对初来乍到的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真的非常感谢!今天也真的很开心,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们揭阳清北的学子能聚在一起,以后也能互相交流学习,彼此共同进步,为以后揭阳的发展添砖加瓦!

北京大学2023级博士生张首创:生于揭阳,心系家乡。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我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家乡的深情厚意。特别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们揭阳籍大学生这一次交流的平台,为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学子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在求知的道路上,你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学业,追求梦想。你们的慷慨资助,让我们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研、实践、创新等多方面的发展中,为未来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首过去,家乡的培育和联络处、基金会的关怀,如同一束明亮的光芒,让我们勇往直前。我深知,这份恩情如同甘露洒在心田,激励着我们不断成长、不断收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家乡争光。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郑晴心:很荣幸今天来参加揭阳籍清北大学生交流座谈会,非常感谢主办和协办、承办这场活动的揭阳驻京办及团工委和揭阳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禅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辛勤组织和大力支持!因为之前疫情形势和学业紧张的原因,我从2019年来到北京之后几乎还没有参加过咱们家乡在北京的相关活动,所以今天能够见到在座各位非常难得,非常开心,感觉很亲切。身为潮汕人我还是比较恋家,我感觉身上的潮汕文化基因是根深蒂固的。虽然长年在外求学,但也一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多为家乡做些事情。我之前本硕是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就读的,也在揭阳一中广州校友会服务过一段时间,撰稿宣传,参与作词为揭阳一中校庆献礼等等。前段时间为揭阳申办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市也出了一点力,参与了《揭阳双拥情》的歌词创作。今天很荣幸能够结识这么多热心于家乡建设的贤良才俊,我也非常希望能够努力为家乡的文化、教育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传承发扬揭阳优秀历史文化。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本科生吴骏鑫:真的很感谢揭阳市驻京办、团市委、团工委、大学生发展基金会,还有禅境公司举办的这次活动。从揭阳到北京,确实是一段很遥远的距离。平时想说点潮汕话,也就只有和家里人视频的时候会说。自己一个人在北京上学,有的时候还真挺想家的。今年陆陆续续参加了许多咱们家乡自己组织的活动,认识在京的老乡朋友越来越多,真的可以感受到领导们、前辈们对我们在京学子满满的关心和温暖,也真的感到非常的幸运和幸福。期待以后能有机会参加更多更丰富的活动,和更多的“胶己人”有认识交流的机会。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林毅波:首先要感谢揭阳驻京办、揭阳市团委、驻京团工委的领导和各位同志们为组织这次活动付出的努力。其实来北京之后我也一直在关注家乡的发展,每天晚上都会收看揭阳市电视台的新闻。因为我是大一新生,开学后经常要自我介绍,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我都会重点介绍我的家乡,包括今天领导们提到的惠来海上风电项目、中国石油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我都会跟同学们介绍,真的很感谢市驻京办和团工委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

来源:揭阳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