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院流程长、门诊排队久?南方医院以数字化转型破题

南方医plus
+订阅

出入院流程长、门诊等候久、就诊停车难……针对患者就医难点痛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诊疗服务提质增效,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捷就医服务体系。近日,该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了数字化转型推动医疗服务持续改善的举措和阶段成效。

预约住院,一键办理出院

2012年以来,南方医院引入精益医疗理念,开展“以病患视角深调研提升满意度末位指标”整改整治专项工作,以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患者满意度作为考核指标,针对现行患者就诊主干流程存在的问题,梳理重塑业务流程,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管理机制。

据统计,该院门诊量平均超过300万/年,日均入院量接近1000人次且不断攀升。为减少患者入院等候时间,该院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下及线上两种床位预约方式,改变原先患者需多次往返窗口办理流程的模式,简化为“开住院证—线上填信息—科室审核—入科住院”四步便可轻松完成,住院押金也可以通过公众号、自助机等方式进行线上缴纳,自助入院办结率从原先的50%提升至接近80%。

受访者供图

为提升患者出院结算体验,医院上线自费结算、医保省内异地远程结算,70%的患者可选择一键办理出院服务,同时上线电子公章、电子病案复印、电子发票、疾病诊断证明推送等多项功能,进行二十余项系统优化,患者出科即可回家,线上解决后续流程。

流程梳理,提高诊疗效率

为优化大型检查预约周期及现场等候时间,提升大型检查效率,医院以核心检查数据透视为指引,统计分析人机工作量配比、订单量执行率、预约周期趋势监测、等候时间趋势监测等多元指标数据,全流程梳理了44项问题,包括消息推送不及时、预约功能不完善、检查前宣教不足等问题。

南方医院医务处处长刘杰介绍,医院协同多部门成立专项改善小组,通过优化预约及等候流程,结合检查项目特点设立预约规则,监测检查资源利用率等整改措施,辅助上线检查预约平台、检查消息科普、分诊呼叫、人工智能阅片等功能,CT在工作量增长12.23%的前提下平均检查等候时间缩短了1.5天,MRI检查在工作量增长10.35%的前提下平均等候时间缩短了2天,检查现场等候时间从60分钟逐渐缩短至40分钟,阅片时间平均缩短30%。

除此之外,医院在提升手术接台效率减少患者术前等候时间上也下足功夫。该院麻醉科主任刘克玄表示,手术接台时间是患者术前等候时间的重要影响指标,根据测算,南方医院手术平均接台时间超过60分钟,接台延迟占比超过50%。医院通过调取1011台手术数据进行根因分析,发现神经外科、普外科等以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方式开展的手术接台时间最长。于是,手术中心协同相关部门从人员、环境、物品、管理机制四个方面重点整改,包括加强人员配备及建立人员调配机制、优化手术环境、补充紧缺物品、发布手术分台接台管理办法等措施。经过持续优化及监测,逐步实现45分钟左右完成接台工作。

智慧儿科,高效分诊指引

“南方医院儿科患者候诊通常超30分钟,遇流感高峰期等候时间可能超3小时。”南方医院儿科主任孙良忠表示,为全面提升医院儿童患者就诊效率及就诊体验,儿科牵头设计线上线下互通融合的就诊服务路线,全面升级智慧儿科全流程就诊服务。在门诊区域改变原先的自助报到模式,建设儿童就诊多功能服务台,通过人工与线上功能相结合的方式精准管理患者分诊、报到、测量体温及身高体重。

诊区护士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分诊指引,在报到时告知预计的等待时间,高峰期在候诊区进行巡检,及时安抚患儿及家属,处理突发情况,并在候诊区提供母婴室、饮用水等便民设施,将患者就诊常见问题整理成指引单在诊区展示。另外,优化回诊队列规则,通过系统明确区分初诊患者及回诊患者身份,医生可根据现场候诊情况进行交叉呼叫。

针对血液病等慢性病患者定期复诊、住院需求,儿科利用互联网诊疗平台实现远程预约检验检查、住院床位功能,合理化管理复诊患儿诊疗路径,大大缩减患者等候时间,创新慢性病患儿预就诊模式,平均每月通过预就诊模式入院患儿超过100人次。

互联网+,升级客服导诊

2022年1月,南方医院入选广东省卫健委首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紧扣医、护、药、技四个临床核心,该院重组业务模块,依托医生端APP、工作站与患者端小程序,发展线上诊疗、护理咨询、智慧药学、便民检查、预约住院、药品配送等多元化业务,成立客服团队为患者提供全程个性化就诊保障服务。

受访者供图

刘杰介绍,根据统计,进入客服通道的患者中,有36%的患者由AI智能导诊转人工客服,由人工客服为患者解决特殊邮寄订单、突发情况处理、医患沟通等问题,也为老年人等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的患者提供操作指引,提供更人性化、更有温度的服务。截至目前,医院共计61个网络门诊的800名医生药师护士在线开展服务,其中副主任级别以上医师占比50.77%,主治医师占比29.11%,内外专科问诊类医师761人,中医服务类医师21人,药学服务类药师8人,护士10人,服务覆盖全国30个省区。2023年互联网医院门诊挂号量占医院总挂号量的2.56%,有效实现了部分复诊患者及外地患者的就诊分流。

此外,医院打造全媒体直播平台,采用医院实景拍摄结合动画的形式,制作智慧医疗类、科普类、宣传类短视频,精准指引患者前往医院公众号、小程序挂号就诊。2019年4月至2023年8月,线上问诊突破17万人次,开具处方4万余张,检验检查3123项,住院证1346张。率先上线微信智能问答助手,平均每月服务2000余人次。

统筹调配,解决停车紧张

就诊停车难,也是患者普遍反映的难题。据了解,南方医院配套车位应为1882个,实有1243个,缺口车位639个。该院保卫处处长蔡卫华介绍,对此,医院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增加停车场地,补充300个车位;二是进行车场职能划分,限制乱停、乱占、挤占就医患者车位,通过资源统筹,统一调配使用,从而释放132个车位;三是针对院内住户车位在白天时段空置率约40%现象,医院采用白天租用方式供社会就医车辆停放,白天时段医院增加了约200个车位。

医院还通过信息化手段、智慧化举措,确保车辆管理高效。一是在入口及出口岗亭加建工业级5G路由网络,解决入场无反应、出场不抬杆问题。二是变更支付方式,由扫描静态二维码变为出示付款码,操作时间约30秒,减少车主熟悉过程,节省时间约1分钟。

除此之外,医院联合周边街道、交警部门,在医院大门口增加标示线导流、高峰期启用红绿灯、增加护栏人车分流、违规停车治理、设置院内大循环和小循环交通路线等手段,有效缓解入院车辆在大门口拥堵问题。

【记者】江玲

【通讯员】李晓姗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江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