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专题报道
辖区企业酷友网络科技年销售额达140亿元,惠州市汽车客运站原址即将打造520喜庆文化创意园,凤鸣谷农业生态园落地共联村,东道羽茶里王国打造千亩生态茶园带动村民致富,顽猴运动空间解锁“商业+体育”模式……行走在惠城区龙丰街道,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景象,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龙丰是惠城区行政中心所在地,也是老工业区,乘着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龙丰街道正破题新思维、破局新出路。“龙丰要聚焦‘兴街’‘强纽’‘富村’,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加快打造当家产业,着力拓展空间打造高质量发展载体,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民生保障服务,全面建设一流幸福街区。”龙丰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陈敏说。
聚焦“兴街”强产业,全面提升街域经济综合实力
在龙丰,城市中央休闲区逐渐从蓝图走进现实——以区“一场三馆”“顽猴体育空间”为中心的文化聚集圈、以西湖5A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休闲圈、以酷友网络科技为引领的电商产业圈、以鹅岭南路为轴线的商贸服务圈……龙丰正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发展的“黄金赛道”上铿锵前行。
一组数据彰显辖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后劲:今年上半年,龙丰街道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86,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产值完成9.88亿元,同比增长4.2%;限上社销零总额完成42.48亿元,同比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2亿元,同比增长237.4%;多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区前列,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当前,龙丰正全面提升街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今年GDP突破90亿元,到2025年进入GDP百亿镇街行列。”陈敏说。
以重商亲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龙丰街道一方面长效营造重商环境,充分利用汽车客运站、莞惠轻轨出口站的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以顽猴运动空间为示范推动鹅岭南路沿线13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倾力打造亲商环境,扎实落实区优化营商环境“828”行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当好“店小二”,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热点问题,不断优化服务,强化要素保障,用心用情服务企业“零距离”。
以文旅融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能,龙丰街道结合辖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以“绣花”功夫将“西湖IP”和红花湖、高榜山、桃花源等“好牌”统筹谋划,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龙丰登山文化,做活假日经济,点亮夜间经济,加快建设近郊周末游示范带,全力推进520喜庆文化创意园、凤鸣谷农业生态园等一批项目建设,努力使龙丰成为市区休闲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高质量发展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而是拼科技、拼创新。以创新驱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龙丰街道将以嘉士伯、菲安妮、恒大新材料等传统规上工业企业为“领头羊”,以伟思科技、永静速冻等后起之秀为创新引领,积极培育高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龙丰制造”品牌。创新驱动,人才优先。龙丰还将大力实施“人口、人手、人才”集聚战略,着力“引得进、留得住”,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技术和资本向基层、向农村倾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聚焦“强纽”促融合,强化街道联城带村节点功能
镇街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联城带村的关键作用。
龙丰街道位于惠州市西南端,是惠城区行政中心所在地,东与桥西相接,西邻潼湖,南接惠环,北连江南。莞惠轻轨出口(龙丰站)、惠州汽车客运站、火车西站都在辖区内,长深高速、惠河高速两大城市出入口和惠新大道、西出口等交通网络优势日益凸显。“龙丰将充分发挥辖区区位优势,增强街道综合服务的‘造血’功能,以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把街道建设成为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节点和区域中心。”陈敏说。
龙丰街道积极探索“镇与镇”“村与村”“产业园与产业园”一起发挥功能、相互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加强与兄弟镇街的沟通,积极推进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园区开发等方面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同时,坚持抓征拆促发展,加快城乡品质一体提升。当前,龙丰街道正加紧推进火车西站片区新增收储用地、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惠城区段)、丰湖书院周边道路改造工程等5宗项目建设;以“绣花”功夫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在花园水社区推进惠州市完整社区试点工作,加快推动黄塘片区城中村改造;建设更多小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镇村生活一体融合。
接下来,龙丰街道还将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环境上。例如,以完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重点,打造新联红色驿站、名流印象长者活动中心,推动公共服务效能向农村拓展延伸,补齐服务“三农”的短板弱项。又如,抓好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一窗通办”,试点打造不动产登记中心便民服务点,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还有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外,龙丰街道还将以惠州市选址在龙丰打造惠州铁路物流枢纽为契机,在共联村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做大做强瑶池工业区,助力索菲亚家具、艾玛电动车、京东物流(京邦达)、王牌电器等仓储物流业集聚发展,打造仓储物流枢纽中心。
聚焦“富村”激活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共联村是龙丰街道下辖唯一的一个行政村,面积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157人,常住人口8330人,辖区山林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惠河高速、京九铁路、惠新大道贯穿全村,东接惠城中心区域,西通仲恺。
如今的共联村,村道亮丽整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特别是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以惠州市农业公园、广东省铁观音种植示范基地东道羽茶里王国为龙头,重点培育铁观音茶叶产业,打造了1200亩茶叶产学研基地,以“样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山里头农场通过“品牌+网络+产品”流量,为全市10多家农业企业进行多渠道引流,打造的“晒秋”活动已成为惠州远近闻名的民俗文化旅游节;龟博园以“石金钱龟”养殖培育出“黄洞龟苓膏”等本土品牌,延伸了传统养殖业的产业链条和品牌效应,知竹园、百果园等特色农家乐为“乡村游”增添异彩……这一幅幅景美民富的“富村山居图”,正是共联村在乡村振兴赛道上奋力跑出的亮眼成绩。
“2022年共联村村组集体年收入已经突破1000万元大关,接下来,共联村还要进一步推动组织强村、加快产业富村、扮靓美丽乡村。”共联村党委书记邱越南说。
共联村全面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以党建述职评议、乡村振兴“擂台比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村组干部大练兵,推动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体系。接下来,共联村将持续优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完善机关、村居、企业、网格多方协作的联动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同时,深化“五共五联”工作机制,探索引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培植发展乡贤参事会,集聚人才和资源要素,更好带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向纵深、向全域发展。
作为街道拓展发展空间的主战场和配套红花湖景区的优势区域,共联村将大力发展民宿、特色农家乐、房车营地等,精心打造“农特产品一条街”,建设共联村近郊周末游示范带,聚拢人气,吸引更多游客进村旅游、进村消费。同时,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引导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做精做优,打响共联村特色农业产业品牌。
用心用情打造美丽乡村亮丽名片,接下来,共联村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巩固提升美丽精品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小生态板块,深入挖掘乡村景观、山水林田湖等优势资源,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周文媚 吴凌飞 杨雪芳
【图片】龙丰街道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