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老式消费”收获不一样的幸福感

南方网评
+订阅

年轻人跨界报名“夕阳红”旅行团、上班族在社区助老食堂实现“吃饭自由”、“00后”涌入老年大学与“60后”同桌一起上兴趣班……最近,一股年轻人“反向消费”的趋势正在兴起。这种被外界调侃为“蹭老式消费”的风潮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让人们忍不住直呼“真香”。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与老一辈不同,不少年轻人追求精致与时尚的消费方式。然而,近年来在快节奏生活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转而对简约和舒适表现出浓厚的消费兴趣,从“保温杯里泡枸杞”到极简家居风的流行,再到“大妈衫”的走俏,年轻人与中老年群体在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上产生了奇妙的交集。这种消费方式的兴起,折射了年轻人新的价值判断——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回归生活最纯粹的样子。

物有所值是一个跨越代际共同追求的理念。年轻人“蹭老式消费”的背后不仅蕴藏着开源节流、拒绝过度消费的理念之变,也体现出中老年消费业态追求性价比、强调实用性的强大吸引力。比如,同样是舞蹈、古琴、普拉提等兴趣班,老年大学的收费标准更便宜,因而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穿着舒适、久站不累的老人鞋在实用性上的突出表现深受很多上班族喜爱等等。由此可见,“蹭老式消费”为年轻人提供了更为理性、健康的全新选择,让他们获得了实惠和舒适,实现对个人需求的更好满足。

“蹭老式消费”有助于弥合代际鸿沟,是推动社会消费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力量。年轻人在消费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理解老年人面临的困难,为老龄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助力他们跨越“数字鸿沟”,让晚年生活更加多彩。同时,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年人,丰富的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是其最大的财富之一,能够给年轻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开导和建议,起到传道解惑与指点迷津的作用。在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下,这不失为一种拉近代际心理距离和情感认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益探索。

当然,年轻人的“蹭老”行为,也折射出社会需求的缺口。比如,年轻人涌入助老食堂,反映的是他们对价格公允、健康美味的高质量餐饮的需求;年轻人对于“夕阳红”旅游的偏好,背后就是对旅行中强制消费和走马观花式旅行的不认同等等。面对时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新模式,老少两种消费需求都应当被看到、被关注。社会各界要打破传统思维,摸清大众心理,深度挖掘客群需求,在物美价廉上下功夫,在扩大供给上做文章,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普惠性、可负担的消费选择。(陈长)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