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
在广宁宾亨妙村村
这片广袤的高标准农田里
水稻初露金黄
阵阵稻花飘香
“稻”处是丰景
广宁县充分利用宾亨镇妙村村这一水稻良种试验基地作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综合试验站广宁示范点这一平台,科学开展水稻新品种试验,推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实现“藏粮于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宾亨镇是广宁县著名的鱼米之乡,素有“广宁粮仓”的美誉。以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为主,耕地面积约2.6万亩,主要作物为水稻、玉米、马铃薯,水稻早造种植面积约2.1万亩,晚造种植面积约2.3万亩,2022年粮食总产量约1760万公斤。
宾亨镇妙村村的千亩垌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机耕道路1000多米,晚造水稻正陆续进入黄熟期,谷穗沉甸结实,谷粒饱满成色好。从田间穿过,一阵阵稻香“醉”人心脾。
广宁县农业技术推文中心副主任、农艺师 谢焕新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了片区内灌排设施与机耕路等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了田间灌排条件,推进了机械化种植进程,助力粮食稳产高产。
妙村的这个水稻良种试验基地同时也是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综合试验站广宁示范点,围绕广宁水稻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优势资源,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收集和分析农产品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
这片占地1040亩的水稻良种试验基地,不仅承载着提高粮食产量的重任,还具有培训农民、推广农业科技等多重功能。基地内建立大面积示范“三控”施肥技术、“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竹醋液水稻生产应用技术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500亩。
“藏粮于技”先要授农以技。基地定期组织技术讲座和实地操作演示,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先后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推广会活动20多期。
今年8月,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广宁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2023广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田讲所系列直播课暨广宁县无人机及侧深施肥技术推广活动在妙村田间展开,在妙村村千亩垌田建立“三新”配套示范区,探索水稻侧深施肥、无人机施肥、富锌肥料应用等减肥增效技术示范模式。
预计到11月,这些利用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三新”技术的田块将迎来丰收。
为提高粮食产量,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积极引进良种,加大科技投入,通过筛选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实现粮食稳产增量赋能。
广宁县农业技术推文中心副主任、农艺师 谢焕新
自2016年广宁被列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综合试验站示范点以来,共展示水稻新品种130多个,筛选出适宜广宁种植的新品种110多个,为我县粮食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筛选出青香优19香、青香优086、耕香优晶晶等16个水稻优良试验品种在宾亨镇妙村村进行试验田种植,推进水稻品种更新轮换,提高良种覆盖率,从而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预计今年杂交稻亩产550公斤,常规稻亩产500公斤,比其它水稻种植基地亩产高约100公斤,总产量约53.5万公斤。
写好秋粮“丰收答卷”
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这片水稻良种试验基地
将成为广宁农业的一张名片
通过示范效应
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
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