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挥官,我们接到上级应急监测任务,一行5人集结完毕,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应急监测工作准备就绪,请指示!”
10月10日上午8时15分,来自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各分站的10支队伍闻令而动,在穿戴好护目镜、防护服等安全防护装置后,紧急奔赴“事故现场”。这是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首次开展的全市范围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实操演练,旨在提高深圳市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队伍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响应速度及应急监测能力。本次比武内容涵盖应急接报、应急响应、应急现场调查、方案编制、样品采集、样品分析、报告编制、报送到应急监测终止建议等内容,通过多维度、全流程的历练,进一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本次演练现场设在深圳市大鹏新区,演练事故情景注重实用性和实战性,模拟某公司电镀车间发生火灾事故,灭火产生的大量消防废水导致厂区雨水管溢流外排入下游河流,可能导致地表水、大气不同程度遭到污染,属于火灾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这是一次以赛促练,水平过硬的竞技赛事
反应迅速,快速出击。8时25分,盐田分站作为第一支完成应急监测任务准备的队伍,到达现场指挥部报到,提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接报记录,有序进入指定演练区域开展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现场监测组成员快速对“事故点”周边的空气、水环境质量开展应急监测,快速进行采样分析,研判水、气污染态势,并在地图上标记监测点位。
争分夺秒,协同作战。8时50分,完成现场调查后,监测组细化任务分工,合理配置监测力量,一边依照相关标准规范及我站《应急监测工作手册》编制应急监测方案,一边准备现场采样分析所需设备。
规范操作,尽锐出战。9时32分,监测方案编制完成后,龙岗分站派出3名队员前往现场,将方案提交至指挥部,经批复后迅速开展应急采样。监测人员按监测规范开展水样采样操作及现场监测工作,按要求对样品进行保存、运输。
有条不紊,节节相扣。10时03分,陆续有参赛队伍完成现场采样及现场监测任务环节,返回编写应急监测快报。据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参赛队伍比预计提前近半个小时完成任务。
“用技术抢时间”,本次实战演练全面检验了环境应急监测的专业技术水平,切实提升了监测人员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和现场监测工作的能力。
这是一次精心筹备,提升技能的学习平台
此次应急比武围绕突发环境事件,开展模拟演练,部署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
10月9日下午,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组织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知识进行授课讲解,解读相关技术文件,监测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应急监测流程、污染态势初步判定、应急监测方案的编制、应急监测报告的撰写要求,以在专业知识方面查漏补缺。
互学互鉴之后,作为本次应急监测演练比武的同样重要一部分,环境监测理论考试紧接着展开。主要考察参赛人员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和应急监测工作手册的掌握程度,营造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的良好氛围,为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快速响应奠定坚实的理论基底。
“通过这次理论考试,我们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参赛人员表示将继续锚定目标,不断精进本领,规范监测技术,努力成为真正的生态环境监测铁军。
这是一次强化支撑,淬炼精兵的人才检阅
经过理论与实战的激烈角逐,龙岗分站荣获首届应急监测演练比武的一等奖。
“这次比武主要考察选手们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如果前期研判失误、操作不当,都会导致结果出现误差,只有严格执行应急监测流程,才能提供准确无误的现场数据。”应急监测演练比武的裁判说道。
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针对安全生产事故次生环境事件、道路交通事故次生环境事件、违法排污次生环境事件及自然灾害次生环境事件不同类型突发环境事件,分场景别类别制订应急“工作箱”,编制实用《应急监测工作手册》,指导各分站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以本次环境应急监测实战“大练兵”为契机,真验真练环境监测铁军的真功夫、硬功夫,增强了环境应急监测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平时“抓得紧、握得实”,战时“拉得出、打得赢”的应急监测队伍。
“这次比赛,不仅是应急技术检验的竞技舞台,也是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提升自我的学习平台。”参加这次比武的监测人员表示,只有通过参与竞赛,以赛促学,以学强技能,才能更好地提升专业素质。
据了解,此前,在2023年第四届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大比武中,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得团体一等奖,其中参与的监测人员也荣获最佳应急监测奖。
下一步,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将全面提升环境应急监测实战能力,坚持平战结合,做好日常值守,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队伍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在每个区均有分站的优势,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为深圳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贡献监测力量。
文/图 吴智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