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关心关爱残疾人身心健康,南山区惠民综合服务社党支部在南山区社会组织党委指导下于9月开展了党员实践志愿活动,20多名党员志愿者深入特殊人家庭,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为南山区50户特殊人家庭提供入户慰问、心理支持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服务精神。
携手同行,真情陪伴暖人心。两名党员志愿者爬了七层楼见到了林老先生,“非常高兴你们来看我,感谢党,感谢国家能想到我们,还给我们家带来大米,谢谢你们!”家住南山一直卧床多年无法出门的的林老先生说。林老先生因为身体特殊已经多年未下楼,几乎每天都需要人来照顾,家里除了有经济压力外,也需要经常有人陪他聊聊天,说说话。这次党员志愿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也希望以后多来看看他。惠民党支部很多党员也是残障服务工作者,会定期以残障工作者的身份去为林老先生提供康复服务,这次作为党员志愿者既表达了对他的关心,也再次进行了康复训练,进一步提升社会功能。
项目启动仪式上,为了让党员志愿者更好了解特殊人群特点,更切合的提供志愿服务,特意邀请了两名专业康复工作者讲解残疾人的特点,入户注意事项和访谈技巧。让党员志愿者能够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把握,行动有温度。
作为康复师的小吴带着党员志愿者来的了唐叔叔家,习惯性的问候最近有没有外出散步,在经过准备后进行针灸式理疗服务,党员志愿者在旁边协助唐叔叔从坐姿更换成卧姿,方便康复师进行放松训练,虽然这个过程唐叔叔一直担心自己的康复进度,但在党员志愿者的安抚下,情绪逐渐缓和,也慢慢理解康复是需要过程的,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康复的好。
唐社工既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心理社工,在来到康复者家庭后了解康复者目前的状况后并给出了日常居家康复的建议,当发现家属似乎有想表达的困难时,就单独和家属进行了心理疏导,并链接资源信息给与家庭支持。
此次党员教育项目化活动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党员实践志愿平台,通过关心关爱特殊人身心健康的实践志愿活动,增强党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参与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共创和谐文明社会;倡导“残健共融”的社会理念,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关爱特殊人群体,关心关爱特殊人身心健康,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图 吴智军 郭金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