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准确掌握课改方向,切实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发挥数学课程育人价值,近日,化州市同庆镇中心学校在同庆镇中心小学开展了《研学新课标,构建“七真”课堂》专题培训活动,同庆镇中心学校相关人员及各学校数学老师80多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同庆镇中心小学数学科组长刘伟玲老师分享了自己研读《数学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一是新课标增强了指导性,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二是新课标更加突出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三是教学要有新方法:要求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同时,要求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要从形式走向实质。四是聚焦真实课堂,阐述了“真课堂”的内涵,不做花哨的表面功夫。刘伟玲老师指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领悟、反思和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自主、快乐学习的课堂。
同庆小学青年教师魏平玲老师从“课标研读、说课步骤、答辩内容和课例准备”四个方面内容分享新课标实践经验。她结合参加茂名市青年教师素养展评比赛的实际,详谈了说课、答辩、课例的准备、步骤要素、注意事项及心得体会等各方面的情况。魏平玲老师设计的课堂情景注意层层深入,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她认为数学课堂要注意引导并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中心学校数学教研员劳文锋在活动中作了题为《研学新课标,构建“七真”课堂》的讲座。他深入分析了2022版课标内容,主要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业水平考试、课程实施等几方面进行解读。重点解读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整体上一致性和阶段性的特征;明确课程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四基”“四能”的能力培养;建议数学课堂教学采用“四步”教学法:设问、探究、展示、评价。通过研学新课标,学以致用,详细分析如何构建“七真”课堂(真情境、真问题、真思考、真交流、真解决、真评价、真反思),强调新课堂教学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同时,劳文锋同志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感悟、解决现实问题,要关注问题的背景因素,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然后用数学的思维与方法表达和解决问题。会上并布置了数学教研工作。
活动最后,同庆镇中心学校副校长杨超伟从实际课堂教学出发,强调学习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该镇数学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课堂教学时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同时,数学科组要加强新课标的研讨、实践,对“教学评”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学以致用,发挥新课标的引领作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本次新课标培训活动,使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精确完整的认识,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技能,努力构建“七真”魅力课堂,推动同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化州市同庆镇中心学校 劳文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