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的“油改电人”,过得怎么样

莞有料
+订阅

烈日炎炎,市民龚先生打算开车出门,刚拉开车门,便拍起了大腿:“忘记提前开空调了!”

“忘记提前开空调”是很多像龚先生一样的“油改电人”的共通点,而“油改电人”则是指原本开油车后换成新能源的车主。

在东莞,活跃着一大批“油改电人”,他们享受着新能源带来的贴心服务和实惠的电费,又常常随着续航值的变化而焦虑。

“充电桩铺得满不满”也成为他们能不能“get”一座城市新标准。

半夜惊坐起!

“油改电”综合症你有多少

和首辆车就是新能源的车主不同,“油改电人”多少会有一些综合症。

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今天油价8.45元,平均一公里要花0. 76元,如果开电车的每公里大概只需要0.12元,如果家里有充电桩大概只需要0.04元。”“现在充电一度电两块钱,再过半个小时一度电只有一块五,充满电可以节约30元。”每一个“油改电人”在快速算出价格、里程后都会在内心欢呼,自己果然是“大聪明”!

他们的午夜总是很忙碌。曾经加油内心毫无波澜的“油改电人”,在面对更低的电价时,非但没有变得更“大方”,往往更加在意“蝇头小利”。龚先生常常午夜出没在家附近的充电站,和货拉拉、滴滴司机抢夺一天里最便宜的电;也开始熬夜在各大平台写心得、参与活动,为了免费获得充电额度。你说他“因小失大”,他说你不懂“节约”。

他们还是朋友圈中的选车专家,因为有着驾驶油车和新能源车的两种经历。“油车没有续航焦虑,新能源车更智能化”“如果只是市内通勤,首选电车;要是长途需求大,那还是油车更安心”……在一条条实打实的经验前,买车“小白”往往会感叹:“油改电人”,诚不欺我!

“油改电人”在成为“油改电人”之前,往往是坚定的“油车党”。市民李先生在见证同事接二连三买了新能源车后,今年也入手了电车,在此之前一直认为新能源车就是“大玩具”,而现在他对新能源车的评价则为“很聪明”。

尽管多少带点“综合症”,但龚先生观察到,身边的“油改电人”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话题也从油价涨跌变成了充电心得。

“油改电人”在东莞

是一种很“薛定谔”的“香”

“油改电人”在东莞到底“香不香”?回答也不尽相同。

东莞是典型的南方城市,新能源车的续航值随气温下降而下降,从气候而言,东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充电桩的铺陈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8月底,东莞新能源汽车累计超过19.5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桩超3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9万个),车桩比6.5:1。

今年初,《东莞市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印发出台,明确到2025年底,努力构建电动汽车2公里充电全覆盖体系,力争核心城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建成公共充电桩2.5万个,加快提升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

住在火炼树附近的龚先生表示虽然自家没有安装充电桩,但是在东莞充电还是很方便的。前几天,龚先生路过鸿福路的XX超市,利用逛超市的时间便在公共停车场充满了电,还减免了停车费用(使用部分停车场的充电桩会减免一定的额度的停车费)。“很香!”他说。

去年刚升级为 “油改电人”的吴先生却是另一套说法,“又爱又恨”是他驾驶新能源车的真实感受。

一开始吴先生对开新能源车成本的下降感到狂喜,其次是开车体验,新能源车带来的“推背感”是油车无法比拟的。最后,新能源车车机的智能化也深受4岁女儿的喜爱,“因为在电车大屏上可以看汪汪队动画片。”

但“不香”的时候也挺多。吴先生住在广州增城,工作却在东莞莞城,跨市通勤带来的续航焦虑时刻“在线”,想利用工作时间在楼下充个电,但充电站常常“满员”,需要长时间排队,另寻充电桩便又大大增加用车时间成本。吴先生还曾遇见在高速公路上电车没电的情况,只因为汽车企业虚报了20公里里程,这也让他“收获”了一次欲哭无泪的体验。

由此看来,关于在东莞开新能源车“香不香”的问题,还真是因人而异。

【撰文】南方+记者 章倩倩 吴擒虎 龚菊

【摄影】南方+记者 龚名扬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