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上学的“学霸”,到底怎么了?

南方+ 记者

本文收录于#健康深一度

2023年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的宣传主题确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

南方+#健康深一度#采访多位心理专家显示,初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集中,同时“低龄化”趋势明显,走进心理诊室的小学生也不在少数。“厌学”成为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家长最为焦虑的“命门”。

“学霸”困境:不愿去上学

金秋九月,学校开学两周后,心理咨询机构的来访量也明显上升。初二学生小唯(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她从一所普通小学考入重点初中,在家长一路督促下,从排名中间位置,挺进前200名、150名、100名。但是每次进步,换来的是家长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当考到全年级前50名的成绩之后,小唯开始用极端的方式抗拒去上学。她怀疑自己,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邵静怡是一家老牌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师,从业10年,咨询时长超过5000小时。在她的咨询室里,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占了九成以上。

“有个现象是,现在心理咨询机构也分淡季和旺季。开学后二三周以及长假后这段时间,是一波来访高峰期,期中或者期末考前,不上学的案例也会多起来。淡季则是在暑假,因为不需要回学校上课,很多问题就被掩盖了。”作为一名咨询师,邵静怡见过不少极端的个案,“如果早些发现孩子的情绪问题,早点干预,孩子和家长不需要进展到用‘上学’来作为格斗的工具。”

同样的“厌学”高峰,也出现在医院心理科诊室里。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介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厌学”上面。以14-18岁的初高中生最为常见,低龄化现象也比较普遍,年龄小的在11岁左右。“半天门诊40个号,主诉不上学来就诊的,接近一半。”

“厌学是一种行为学的表现,跟情绪,思维想法密切相关,需要具体分析背后原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张璐璐认为,一部分孩子是有意识的逃学,比如欺瞒、抵触家长,成绩比较差,存在酗酒、抽烟、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还有一部分孩子是恐惧上学,背后涉及人际关系、考试没有达到父母要求、甚至校园霸凌等各种因素。抑郁症、焦虑症也会导致这种恐惧产生。“有的孩子强迫自己走到学校门口,但当准备迈入学校大门时出现干呕、恶心、头晕等症状,这是躯体化的表现。”

邵静怡观察到,在她的咨询室里,大部分孩子都是曾经的“学霸”,钢琴10级、会第二乐器,或者小学英语已经达到大学4级水平,或者画画拿各种奖项,就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一旦不能上学,家长最难接受,也最难放下。上文讲述的小唯,就是一名典型的“学霸”,“孩子已经出现严重自伤行为,反复住院治疗,但家长始终不愿意放弃这样优秀的‘作品’。”

家长焦虑:如何才能让孩子回校?

李艳告诉南方+记者,这些主诉“不上学”来门诊的孩子,女生偏多,存在失眠、胃肠功能紊乱、头痛、痛经或者洁癖、强迫表现等问题,有的孩子已经出现消极观念和自伤行为。

归纳起来看,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三大特点:

一是体能偏差。BMI指数偏低,瘦高个或者特别瘦小,发育比同龄人晚,挑食,脸色偏黄;

二是存在睡眠剥夺情况。有的是因做作业写不完晚睡,有的则是天生睡眠不好;

三是询问之下有过被家暴史。比如父母管教时用衣架打骂、抽耳光,或者孩子目睹父母之间持续激烈的暴力和言语冲突,家庭关系紧张。

“以上三大因素同时存在时,青少年儿童就容易出现焦虑、自伤等情况。”李艳表示。

“有的孩子其实已经出现每天晚上哭泣、失眠,甚至已经有自残自伤的情况,但家长只有等到孩子不肯上学,才会觉得恐慌,开始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去干预。”这也是让邵静怡感觉最痛心的地方。她分析指出,十年前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集中在行为规则问题,比如多动、分离焦虑、亲子关系等等。“现在感觉家长是不是觉察问题的能力滞后了,孩子打人不是问题,闹情绪不是问题,等到不上学了家长才开始意识到是个问题。这也导致大多数来做心理咨询的孩子集中在厌学问题上。”

邵静怡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周一上午的约访频率特别高,因为孩子不愿意回学校了。“有的家长焦急到什么程度?比如咨询师上午时段已经预约满了,他们家住佛山及广州的南沙、黄埔等地,表示一早七八点就可以来做咨询。还有的家长,觉得上午做完心理咨询,孩子下午就应该回学校上课了。家长们对于孩子学习的焦虑,让他们一步也不敢停歇,一步也不敢踏错。但是越急,越是适得其反。”

医生难题:如何让家长参与治疗

带着孩子来就诊或咨询的家长,大多数目的明确:如何让孩子重回学校,“其他的免谈”。

然而,免谈的部分,或许才是治疗的关键。

“家长只想通过几次治疗,让孩子可以回校上学。但通常出现‘厌学’情况时,孩子其实已经苦苦支撑了2-3年的时间。”

李艳主任指出,药物干预(包括西药和中药)和持续的个体心理咨询是治疗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绝大部分的个案我们会建议亲子关系管理,父母之间做婚姻质量管理,配合度好的家庭,孩子的治疗效果很好,反之,家庭持续高压,父母不参与治疗,孩子很难度过这个艰难的阶段。”

在广东省中医院心理诊室,治疗会从各种评估开始。“我们会从孩子的身体素养、抚养方式、是否母乳喂养、未成年之前是否经常感冒发烧等各方面评估孩子的体能是否能应对发育带来的压力。发育比同龄人差一些的,还会涉及生化指标、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必要时还会测离子激素水平。这些孩子常见脾胃功能不良、月经推迟、体质偏弱、皮肤病等,首先从原发病入手做好青少年身体管理。”

第二层面的治疗,是生活方式的管理。“建议孩子在服用药物的前提下,务必保持早睡和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不挑食,营养要均衡。”

第三层面是心理一对一的访谈,包括跟孩子和父母深入家庭关系的访谈,重点了解孩子是否遭受创伤,寻找对孩子病因能否干预的线索。经过这些步骤后,医生还会对孩子进行定量的心理测试,包括睡眠质量、焦虑、抑郁量表等等。如果门诊发现父母存在问题,也会对父母的婚姻质量、性格特质、价值观等进行测量,结合一对一的交流,敲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临床上,如何说服家长参与配合,是李艳经常要面临的难题。“有的家长回避自己的问题或者夫妻关系问题,即便有参与治疗,经常是妈妈在唱独角戏,爸爸的参与度比较低。”李艳遇到单纯追求药物治疗,结果兜兜转转在医院很多年的个案,孩子休学好几年,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社交,父母则花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更需要引起更多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张璐璐主任认为,家长需要跟孩子有更多“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包括共情、接纳、合理的期待,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而不是让孩子觉得,父母关心的只是成绩。孩子会说:“不上学才关心我,根本不是真心关心我。”

孩子从小是习得性行为,就跟照镜子一样,父母是镜子,社会环境、老师同学也是镜子。父母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处理压力,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如果处理问题极端,或者自己就是抑郁焦虑的状态,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更加容易抑郁焦虑。”

张璐璐提醒,同时要及早关注到儿童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孩子的情绪表达跟成年人不同,成年人能清晰意识到自己开心或不开心,孩子则更多表现在行为上,比如持续暴饮暴食,睡眠质量变差,沉迷游戏不爱说话,情绪容易激惹发怒,不愿意去上学等等。“孩子经历比较大的生活事件时,比如面对新的环境、亲人离开、同学关系问题、成绩下降等,会让孩子感觉挫败时,家长要主动沟通,及时疏导。不要等到出现明显自伤行为、影响学习社会功能才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

“只有家长给孩子足够的心理支持,孩子才有安全感,才能有充沛的能量去探索世界的美好。”

【采写】南方+记者 严慧芳 实习生 朱语璇

【海报设计】吴颖岚 谭唯

(文中个案已征得当事人和家长同意并做隐私处理)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