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市新会区,有着这样一位侨眷。父母、亲戚侨居海外二十余年,而他却始终坚守在国内的电力基层一线,当好电力线路的“守护者”和海外乡亲的“家里人”。他就是南方电网广东江门新会供电局配电运维中心中压运维四班班长梁达强。
梁达强在对线路进行维护。 受访者供图
1979年,梁达强出生在新会沙堆镇,是土生土长的新会人。工作时,他总是背着一只蓝挎包到处“溜达”,检查村头的变压器、维护电力线路……18岁到44岁,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到目光如炬的青年,再到年富力强的壮年,在新会这片热土上,梁达强奋斗了26年。
侨眷、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电力工人……梁达强拥有多重的身份。而特殊的人生经历,也铸就了梁达强深厚的爱党爱国爱乡情怀。就在不久前,他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成为一名电力工人,我是自豪的”
“小时候,对我们来说,用电还是件很奢侈的事。当然,现在早就今非昔比了。”1997年,梁达强凭借着扎实的电力专业基础知识进入供电系统工作,成为一名电力工人。
刚开始,梁达强在师傅带领下,先是和螺丝钉、绝缘子、安全带等打起了交道。“工作之后才发现,实际跟学校学的很不一样,要爬上六十多米的铁塔进行组装,多的不仅是危险,更是一份责任。”刚入职的梁达强从事输电线路工作,实践“小白”的他显然对很多技能并不熟练。
为此,梁达强泡在现场多看多问,从班员、业务员到班长,他一个都“不放过”地虚心求教,学习钻研老师傅们的手法。“光是模仿不够,真正提升技能还要在一次次的练习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在日常练习时,梁达强会从每一个步骤琢磨如何更快完成检修流程,再加以不断反复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二十多年持续不断地努力下,梁达强成长为同事和徒弟眼中技术高超、为人可靠的梁师傅。
2013年,梁达强和同事接到新会农村低压线路升级改造的工作任务。面对这项难度不小的任务,梁达强和同事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摸清情况。“记得当时,我骑着摩托车到乡野里摸底时,发现农村低压线路实在错综复杂。”梁达强回忆道,为了做足准备,他作为组织者开始整合力量绘制新会区农村低压线路图。
整整10个月的时间,梁达强和同事们早出晚归,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时刻留意记录农村电力线路情况,认真绘制完成了新会区农村低压线路图。线路图上,各线路名称、起始点位置、线路长度、线径等信息一目了然,不仅方便了农村低压线路的管理,也为低压线路的改造提供了指引,此线路图一直沿用至今。
扎根一线二十多年来,从喧嚣的城区繁华处到寂静的农村泥泞处,遍布了他的足迹;从错综复杂的农网线路图到硕果累累的职创发明,见证了他的坚持。
在“梁达强技术能手工作室”里,梁达强正在带领青年员工开展职创研究。受访者供图
如今,走在家乡的路上,看着一条条电力银线将安全可靠的电能送至四面八方,梁达强倍感欣慰,“成为一名电力工人,我是自豪的。”多年来,梁达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再忙也要帮乡亲
梁达强从小在华侨家庭长大,随着父母和身边的亲戚陆续侨居海外,他从家人日常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对于每个漂泊在外的华侨华人的意义。
“大河不满小河干。父母在那个年代体会到有国才有家的道理,也让我深深铭记。”梁达强回忆道。因此,从小他就立下了报效祖国的念头。
如何将这份内心深处最柔软珍贵的家国梦付诸实践,梁达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梁达强走进用户家中开展“安心电,党员送”志愿服务活动,为用户排查消除室内线路设备安全隐患。受访者供图
1999年,梁达强主动报名参军,在部队服役的两年里,他坚强勇毅、吃苦耐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胸前也佩戴上了那枚光荣的共产党员徽章。退伍后,梁达强毅然决然地回到江门新会供电局的岗位上,决心扎根在电网建设一线,守护着侨乡人民的用电平安,一干就是26年。
26年来,梁达强风里来雨里去,默默守护着家家户户的光明。梁达强常说:“新会这边有很多的归国华侨、侨眷,在家乡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出了不少力,我也有义务为这片土地的人民做些事情。”
“阿强,你明天有空吗?我听说最近要刮台风,想请你帮忙看看祖宅的电线有没有问题。”此前,台风“杜苏芮”期间,远在海外的梁叔给梁达强打来了个电话。“没问题,我下班了过去看看,除了电线,祖宅里还有哪些电器也跟我讲一下,我顺便都给检查一下。”梁达强爽快地说,再忙也要帮乡亲。
作为一名侨眷,这是梁达强日常里经常会遇到的事。除了收到打来的远洋电话,梁达强还会时常主动联系在外的乡亲,热心为他们牵线搭桥、解决困难。
梁达强到茶坑村了解近期负荷情况,并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南方+ 申红洲 拍摄
逢年过节,许多华人华侨会相约回到祖屋与亲戚朋友欢聚,但许多祖屋内的电力线路设备常年无人维护下早已变得老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梁达强就自告奋勇揽下了这项工作:“有时候我在巡线的过程中,遇到乡亲的老房子有用电安全隐患,就拿本子记录好,然后再挨家挨户通知他们。”
二十多年来,他主动为多个华人华侨家庭义务检查和更换室内残旧的线路、开关等。梁达强说,他深知在海外华人华侨的心中,茫茫大海虽然隔开了游子和故乡,却丝毫没有减弱他们对故乡、对祖国那份血浓于水的深情。
是侨眷,更是纽带
他身形健硕,小麦色的皮肤,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初见梁达强的时候,他正为一村民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在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中,总是散发着睿智和坚定的光芒,眼角些许的鱼尾纹,让人感觉亲切且又那么稳重。
有人说梁达强是个不畏困难、甘于奉献,战过台风顶过风雪的老班长;有人说他是个爱国爱乡、热心助人的侨眷,为家乡电网建设、侨胞服务做了很多努力;也有人说他是个勤劳踏实、勇于创新的电力劳模,经常见到他“泡”在工作室里开展职创研究。
但第一次见面时,请他做个自我介绍,见过不少大场面的梁班长却开始紧张起来。一边摆手说没什么,一边用爽朗的笑声招呼我们坐下,喝一杯柑普茶。
作为中国陈皮之乡,新会近年来积极弘扬陈皮文化,尽展独特侨乡风韵。江门新会供电局配电运维中心地处会城梅江,这一带两江汇聚,咸淡交界、土地肥沃,是大红柑最适宜的栽培区,也是国家级非遗陈皮的核心产区,同时还是新会华侨、侨眷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梁达强说:“我是新会人,自己的根就系在新会的江水和柑园的沃土上,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既然选择成为一名电力工作者,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对得起乡亲们。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梁达强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以优质的电力服务华人华侨侨眷企业,助力侨乡文化、陈皮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梁达强与同事开展线路设备巡视工作,确保电网稳定可靠运行。 南方+ 申红洲 拍摄
南方电网公司2022年度劳动模范、广东电网公司2021年度劳动模范、抗击台风“威马逊”“彩虹”先进个人……如今,梁达强又多了“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这个新身份。
但光环之外,他依旧是那个奔走于乡村田野间为线路维护、侨胞服务忙碌的一线电力工人。“获得这个荣誉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这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会继续为侨乡电网建设作出更大努力,也愿做侨胞们与侨乡联系交流的纽带,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不遗余力。”梁达强说。
南方+记者 申红洲
通讯员 陈婷 苏悦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