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答南方+:继续打造“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更好惠及共建国家的人民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部委答南方+#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一大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落地实施。目前设施联通情况如何?这些项目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点击收看直播>>

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在回答南方+提出的上述问题时表示,我国与共建国家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打造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很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例如,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开通以来,客货运输量提质增量。丛亮介绍,到9月初,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这条当地民众心中的“黄金大通道”,正在为老挝乃至东盟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经贸合作方面,我国25个省份开通了中老铁路的国际货运列车,运输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大幅增加了两国的经贸往来,也强化了中国与东盟的各国的经贸合作。

在互联互通方面,中老铁路使老挝真正成为“陆联国”,使更多产品能够在中国、东盟各国以及欧洲各国之间方便快捷运输。

在民生福祉方面,中老铁路开行以来,累计招聘老挝员工3500多人,在物流、交通、商贸、旅游等行业间接为老挝增加10万余个就业岗位。中老铁路也为东盟各国更好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新优势,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了新的机遇。

此外,今年9月7日,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开通运行,也受到国际高度关注。

“前段时间,雅万高铁面向公众预约免费试乘,列车几乎趟趟满员。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视频,有记者在列车桌上竖起一枚硬币,这枚硬币在350公里的时速下稳稳立住了。这段视频传播很广,相关评论也代表了印尼各界对雅万高铁的广泛赞誉。”丛亮说。

丛亮指出,雅万高铁不仅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的出行,还累计为当地带来5.1万人次就业,培训印尼员工达到4.5万人次,培养了一批高铁建设运营的技术人才和职工队伍,正在并将继续给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丛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与共建国家加强政策、机制、项目的对接,持续打造优质的标志性工程,让合作成果更好地惠及共建国家的人民。

【采写】南方+记者 赵晓娜 王诗堃 泠汐

设计】刘玉洁

编辑 邓苇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