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90后”小伙蚝壳作画,妙笔描绘霞山风情.......

南方+

看过贝壳做的项链、风铃、挂坠……你见过用贝壳画出来的画吗?

近日,笔者走进大鹏艺术坊,5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摆满了各类海鲜壳工艺品,精致的生蚝壳绘画令人眼前一亮。

在“90后”艺术家肖治鹏的精心绘制下,霞山天主教堂、湛江港湾、湛江醒狮等湛江标志性建筑,完美展现在蚝壳上,尽显匠心。

精美的钢笔画给予这些静物全新的“容貌”,展现出独特的湛江风情。

方寸之间 雕刻万千

虽是小小的一个贝壳,成品的完成却并不简单。动笔前,需要先将贝壳打磨、浸泡。绘画的笔也不同寻常,使用的是一种特制的针管笔。

在绘画过程中,肖治鹏把贝壳时而侧放,时而倒置,时而倾斜。

“只有贝壳的内壁可绘画,但通常内壁深浅不一、凹凸不平,手只能握住钢笔的尾端,悬空来描,这给绘画也带来一定难度。”肖治鹏一边展示如何在贝壳中作画,一边介绍贝壳画的原理。

因此,贝壳中描绘的内容也非常有讲究,根据贝壳壁内的凹凸程度而绘制,过于凹凸的适合绘画传统屋舍、山水风光;趋于平整的,则适合绘画高楼大厦。

善于取材 妙笔描绘本土风情

小小的贝壳与石头中蕴藏着大世界。在肖治鹏的艺术工作坊里,汇聚了大大小小800个钢笔画艺术品。这些作品并不全是肖治鹏的作品,而是在他的带领下,一个60多人团队呕心沥血的结晶。

肖治鹏说:“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湛江人,看好湛江的发展。霞山海鲜资源丰富,闻名全国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也在此。利用一些海产品为载体作画,也可以变成一件具有湛江特色的旅游‘手信’。”

“游客来湛江旅游,带走的不仅是吃的东西,还有我们的本土文化,可以长期保留,这样可以让本土文化通过知名的湛江生蚝等海产品,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肖治鹏表示。

对于未来,肖治鹏说更多的是对产品的创新挖掘。贝壳画作为湛江最有特色的纪念品,主要是以湛江的人文景点为主,现在也慢慢涉及年画、花卉、人物。

画画的材料也由单一的贝壳,到现在研发了螃蟹画、蟹钳画、蟹壳画,将来还会继续延伸到更多海产品上。

“我是一个不断追梦的人,接下来我和我的团队会努力钻研更多带有湛江风情、霞山风情的艺术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湛江本土文化。”肖治鹏充满信心地说。

【撰文/图片】李怡茜

编辑 林日清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