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的城,潮汕有故事

潮商
+订阅

城,包含城池,城关,城府,城堡,城郭等,是指四面城墙围成的古代建筑物。一座城就有一段历史,往往就有一个故事。

有县必有城,县城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历史上,潮汕部分县城有变动。饶平老县城在三饶,后移至黄冈;普宁老县城在洪阳,后移至流沙;南澳老县城在深澳,后移至后宅(隆澳)。县城城址的选择、建造,民间都会编造故事。

凤凰舍生为民:澄海澄城雅称凤城由来的故事

传说,过去凤凰山上有两只凤凰,经常为百姓解除灾难。当时,天上王母娘娘需要坐骑,便降旨要这两只凤凰上天。如若抗旨,将化作土山,永不超生。

那时候,海边的渔民生活十分困难,海上经常是浊浪排空,在海上劳作的人经常被巨浪吞噬,葬身鱼腹。这两只凤凰看在眼里,对渔民十分同情。它们商议,纵使是死也不给王母当坐骑,甘化土山锁住狂潮,让渔民安居乐业。

王母娘娘没有方法,只好下令将它们化为土山。两只凤凰朝海口飞去,其中一只飞着飞着,听到了波涛的声音,便慢慢降落在海上化作一座孤屿。另一只飞着飞着,忽然听到一个人在问话:“老丈,这里是什么地方?”“港口”!凤凰听到这回答,以为港口已到,便降落了。谁知这里的“港口”是一个村名。

后人就把海中的孤山称为“凤屿”,把玉凤变成的山丘叫“凤岗”。岗南聚居的人家村落便称为凤岗里。

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凤岗里西侧建成澄海县城,便雅称为“凤城”。

“浮水莲花”:揭阳榕城由来的故事

揭阳中心城区榕城,地处潮汕平原中部,榕江流域中段,背倚紫峰山,周环榕江,得天独厚。榕城自宋绍兴十年(1140年)以来就是揭阳县城,迄今已近千年,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榕城享有“浮水莲花”美誉,其由来有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地方官看到揭阳这块地方山明水秀,土地肥沃,人口也多,认为适宜在这里置县建城,于是绘了一幅地图,写上奏章,一并呈奏朝廷。皇帝读了奏章,打开地图一看,勃然大怒道:“真是岂有此理!此地四周都是山岭,中间是一片低洼地,在这个地方置县建城,遇到天降大雨,山洪直泻下来,岂不叫众子民都葬身鱼腹!如此糊涂之人,怎能为官!”当下,便把这个地方官削职为民。

第二个地方官来接任,到揭阳这地方来巡视,也认为适宜在这里置县建城,就同样绘地图写奏章向朝廷上奏。皇帝一看,生气地说:“一个糊涂官被罢了职,又来一个糊涂虫!”说罢,又照样将他罢官。第三个地方官上任,他仔细勘查了揭阳的山川形势之后,照样绘了地图,写了奏章,再度向朝廷禀奏,请求在揭阳置县建城。皇帝接到奏章和地图,登时火冒三丈,立即倒旨将那糊涂官斩首。

丞相心里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怕罢官砍头,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朝廷奏请在揭阳那地方置县建城呢?这其中定有奥妙之处!”当即向皇上要过地图,仔仔细细地研看起来。这一看,果然发现内中之妙处。于是向皇帝跪奏道:“皇上息怒!依臣看来,这个奏章说得有道理。”随后指着地图说:“这地方,虽然四面是山,但城的南面和北面有两条大河直通大海,大河之间又有许多小溪。当天降大雨,山洪泻下来的时候,这两条大河和许多小溪就会让洪水顺河道流出海去,不致成灾的。而且从地形看,建揭阳城这块地方,象一朵莲花长在水乡,是块‘浮水莲花’宝地,在这里建县城是再妙不过了!”皇帝听了这话,转怒为喜,立即下旨,准予在揭阳置县建城。从此,揭阳就被誉称为“浮水莲花”宝地。

从何婆到河婆:揭西县城由来的故事

河婆是揭西县城,这个名称听起来十分有趣,传说是为纪念一位善良老太婆而得名的。

明朝时,这里虽是荒凉之地,但却又是陆丰、五华、揭阳、普宁等地的交通要道,往来人马每到了这里,往往唇燥口焦,但要找一口水喝都不容易。

一天,来了一个姓何的老太婆,在这里搭起了一座茅屋,砌起一座灶台,先用精选的白米焖好一锅干饭。用茶叶、花生、油麻、苦棘心等东西倒在陶钵里,用一根“擂茶棍”将它们捣碎,然后把先炒好的虾米、萝卜干、于菜和米饭倒入陶钵里,再泡上开水,搅了搅,香透百里。何太婆就在这里卖起了客家擂茶。过往的行人来到这里,精疲力竟,走进茅屋,喝上一碗清香爽口的擂茶,既充饥又解渴。于是,人们奔走相告:“何婆的擂茶真好喝!”四乡六里的人知道了,有事没事的时候,总是招呼亲朋好友:“走!到何婆那里喝一碗!”

有经济头脑的人一看:呀!这里走动的人挺多,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于是,这个摆上一篮鸡蛋,那个卖上几把青菜。卖东西的人多了,就形成一个墟集。但是,这个墟集一直没有名字,人们想去那里总习惯说:“到何婆那里。”

后来,人们便干脆将“何婆”作为该处的名字,但后来不知为什么却把“何”写成“河”了。

海瑞相城图:南澳深澳城由来的故事

深澳位于南澳东北部,面对饶平柘林,扼饶平南澳之间海峡。背靠金山,前有猎屿、虎屿两小岛。1575年,明朝在南澳镇设置副总兵,受“两省所制,又制两省之兵”。其时的南澳,深澳、隆澳属广东潮州府;云澳、青澳属福建漳州府。南澳镇城设在深澳,称深澳城。深澳城地分广东、福建两省。建于明万历四年的南澳镇城,民间有传是著名清官海瑞所测定的位置。

话说明朝嘉靖四十四年,戚继光率兵来岛歼灭了吴干贼军之后,深感南澳地方,为闽粤要冲,应相地建城,设兵镇守。此议得到闽粤两省官员的支持。

嘉靖四十五年农历三月的一天,任户部主事的海南岛人海瑞,乘着座驾船,巡视粤东海面时,在深澳西北侧的妈印礁近海夜泊。时春雾锁山海,渔火难见,却闻阵阵更鼓之声。天明,他伫立船驾顶,眺望深澳,只见金山半藏雾中,耳际又传来更鼓声,颇感奇怪,说:“南澳岛未置创官府军营,民也甚少,为何日夜有更鼓之声?他跪于船头,烧香祷祝天地,请云雾消散,以便把深澳地理看个明白。

少顷祷毕,灰蒙蒙的雾气果然逐渐消散,深澳露出了芦山真面目。它三面高山,一面临海,一座聚福庵(以庵前有—立地底石脚桶而俗称“脚桶庵”)屹立在金山脚下,近海又有猎屿、虎屿作天然屏障,不愧海上宝地、闽粤天险。他惊喜异常,大为感叹地说:“深澳是个湖,湖底一个倒吊葫芦(喻金山),建城卫闽粤,当地代代出公侯!”

他当即绘了一幅建城图。这图不久上奏嘉靖皇帝。皇帝颇为重视,但不太放心,故当年下旨国师来实地堪测。

国师奉旨,带着海瑞所绘的南澳城图,离开京城,千里迢迢,登上了南澳岛。他到深澳把地貌细察一番之后,认为海瑞所绘之城形,是“七星赶月,八生七死。”

何谓“七星赶月”?这是指设计之城,圆似满月,但城外的狗头山(在真君庙后正中)、安仔屏山(在狗头山之后)、大金山、小金山(在王氏聚居之后)、妈祖庙后大井、妈祖印礁、王公庙后大石,恰似七颗星赶着圆形城这个“满月”。

何谓“八生七死?”是设计之城墙,围得很宽,这对深澳人丁增长有利,即是若生八人才死七人。

国师佩服海瑞所相的南澳城方位,采纳了“七星赶月”的格局。但对“八生七死”却不采纳。此是何故?是国师发现深澳田园少,认为不能养活太多的兵民,故不该“八生七死”,而应“七生八死”,因而修改了原图,把城的范围缩小,限制了深澳人丁增长。

同时,国师发现深澳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地,即金山属金,狗头山属木,蝴蝶山属水,狮仔头山属火,虎头山属土。属“金”的金山又高又大,而属“木”的狗头山比金山小得多,故金克木。国师暗自惊讶地说:“哎呀,深澳金克木,出一代大官,又出一代大贼!”

于是,国师在属土的虎头山上,设计砌起了一个四角亭,以“土”抵制“金克木”,想使深澳所出之官和贼不要太大。

国师带图返京城,恰逢嘉靖帝驾崩,帝号改为隆庆。六年后,皇帝又改为朱翊钧,帝号万历。三年,钦准建南澳城。这样,由国师略为修改的海瑞相城图,终于在万历四年兴建成城了。

无巧不成书。深澳的镇城创建后,果然先出了一代大官,然后又出一代大贼。清朝时,雄杰辈出,涌现“七提八台十三协”,就是出了七个提督、八个镇台(即总兵)、十三个协台(即副将)。到了民国初年,城毁花落,冒出了吴品三,曾伯崇、陈顺等为首的海盗,赶走了南澳县长周潜,参予抢劫了英国汉阳号轮而震动中外。

可是,国师变“八生七死”为“七生八死”,却使深澳频遭天灾人祸,人口日减,民怨沸腾。闽粤官员联合告状于皇帝,致国师被诛杀。相传国师自己对改城图先已后悔。他在深澳确定城图后,至附近青澳游玩时,发现田园甚多而人稀少,足供深澳人丁增长所需之粮食来源,故悔不该改了海瑞的“八生七死”。但又懒于再改城图,终于导致杀身之祸。

海瑞是否有来过南澳,不得而知,但可能性极少年,今未见文献记载。南澳民间之所以将南澳镇城建造之图为海瑞所相,实际上是老百姓对海瑞的景仰。

虱母仙造福一方:潮南仙城由来的故事

中国人崇拜神仙,潮汕人有着浓厚的神仙情结。潮汕民间流传着很多神仙的神奇故事,较为流行、较有影响的,首推虱母仙。或许是有人认为他籍贯潮阳的缘故,其实不然。虱母仙原名叫何野云,曾任元末农民起义军陈友谅的军师,后来,陈友谅兵败,何野云流落到了潮汕。他靠青年时代所习的天文地理、土木建筑技艺谋生。虱母仙侠肠义气,乐施好善,造福一方,深得老百姓敬爱。

虱母仙是一个得道之人,而且是非常著名的堪舆家。为了造福乡里,他非常乐意为家乡人看风水,不管是阴宅还是阳宅,他都无所不懂,更是在所不辞。他就是在为老百姓看风水时仙逝的。作为一名著名的堪舆家,虱母仙足迹遍布潮汕各地,为建村庄、设景点、开渠挖井,指点迷津,做了大量的善事。

潮阳有一个乡叫仙城(今属潮南区),之所以取这个神气十足的名字,因为相传这个乡是虱母仙设计并指挥建造的。

有一次,大南山下百姓请虱母仙来为他们设计建城。虱母仙来到这里,用心测量绘图。他计划用一百方墙筑接,围成一个圆形的城寨。主人看了十分满意。虱母仙便亲自参加合灰河土,指挥筑城。开始邻乡没有什么新奇的看法,后来一方方城墙接起来,有一些人便感到惊讶了,了不得,不得了啊,城建成后不仅固若金汤,且可攻可守,真是不简单啊!

不知谁到官府告密,说是虱母仙建城是谋反,于是官府便下谕禁止建城。这时百方城已筑九十九方,无奈只得停工,至今仍没有补上。因为城是虱母仙主持建筑的,为了纪念他,人们便把这地方改名仙城。

轰轰烈烈的起义:澄海塗城由来有故事

塗城村位于澄海区莲上镇,是澄海区人口多、规模大、地理位置优越的纯农乡村之一,既是侨乡又是革命老区。据考,北宋末年福建莆田鹊巷的杜十郎便已迁徙至此建村,距今八百多年,历史悠久。

塗城村是莲上镇的一个大村,常住人口一万多人,人文景观极佳,有远近闻名的塔山风景区,是一处以塔山景观和宗教古迹、缅怀革命先辈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第一次到塗城的外地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塗城村以“城”为名,为何却看不到城楼或城墙痕迹?原来这里边有一段抗争血泪史。

明朝嘉靖时期,“海禁”政策加剧,靠海生存的沿海地区百姓生计受到非常大的冲击。为对抗朝廷,王伯宣组织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在澄海苏湾一带活动。后来兵败,王伯宣被官兵诛杀,部将苏湾南洋人朱良宝继任首领,在莲阳河至东陇溪一带继续与官府抗争。

官军屡次进攻,皆被朱良宝手下的两名战将石锋、铁锋领兵痛杀,铩羽而归。朱良宝渐渐被胜利冲昏头脑,不思进取,忘记了起义的初心,更在苏湾自封为王,命令乡民挑土筑城,设东西南北四门,又在城内南面修建王宫。对石锋、铁锋两位将军的进言一概不听。而后又听信谗言,认为他们二人有夺权之心,将他们杀了。官府再次发动进攻,横扫失去倚仗的朱军。朱良宝知大势已去,从南门突围,被乱箭射死。

轰轰烈烈的起义至此失败,只留下一座空城,当地人称之为“塗城”,即泥土筑成的城。再后来,城被拆了,但名字却一直沿用下来。

潮汕地区至今遗留下来的城屈指可数,而唯一相对保存完整的,就只有达濠古城了。达濠古城位于汕头市南面的濠江区,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袖珍古城。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现属汕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达濠古城的建造,有一个故事。

清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准在达濠沿海一带构筑城墙,用以防御明朝余党和海盗的骚扰。当时的地方官姓许名颖,觉得在此地建城廓,一不方便靠潮汐劳作的渔民出入,二来以渔盐为业的居民,生活极其贫困,温饱且难,更无财产遭劫之虑,大兴土木搞城建工程,实在是劳民伤财。但不筑城又恐难以向上司交代。于是,想出了一个应对的办法,建成了如此袖珍的小城——招收城,与上司开了个玩笑。

招收城呈正方形,城墙高5.3米,厚1.35米,墙顶还设有城堞。城墙下半部用石块垒砌,上半部用贝灰、粗砂和黏土夯筑。城设东、西二城门,东门称“达善门”,西门叫“西濠门”,为高3米、宽4.5米、厚4.3米的石拱门。原来城门上筑有城楼,向外是布满枪眼的高墙,对内是重檐三开间大厅,现已无存。城的四个角都筑有了望平台,其中东南角平台最大,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均无存。从东门到西门有一条长约100米、宽3米的小路相通,就是小城唯一的街道。建城后实行守更制,每夜戌时起更,更楼开始敲鼓,鼓点由疏而密,由慢而急,均以“精忠报国”鼓谱为依据,实行宵禁,按时巡更,直至五更打启明鼓才解禁。如此森严的城防措施,实在不切合渔、盐民的作息。尽管如此,明眼人也不难看出城池的破绽,它北靠山地,远离海岸;城西的民居与城墙只隔一条一米见宽的巷道,民居的山墙几乎与城墙—样高。这样的城池义能有多少防御能力?然而,朝廷分配下来的原本用于修建古城的财物还绰绰有余,是被许颖假公济私独吞了吗?当然不是,许颖根据达濠鱼岛附近的环境,修建了一条大约20多里的长堤,使当地居民免受了潮水之灾。

许欺君妄上的行为,被杨琳觉察。许自知罪责难赦,遂自缢而终。然而,许为官一任,为民—方的风范却倍受当地人的赞赏,达濠人为纪念许颖,于1718年自行集资,在城南修建了“许公祠”,供百姓拜谒,香火一直很旺。可惜,该祠于“文革”“破四旧”时被毁。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时的城池,城西设有“水师左营守备府”,相当于现在团一级的军事指挥部;东面设“招宁司巡检署”,即现在的公安局;城北则设“招收盐场”,相当于盐务局;东、西、北三个机构形成晶字形布局,古城实际上成了招收都的政治、军事、经济管理中心。民国期间, “招宁司巡检署”改为“达濠警察所”。1918年后,城内还建有“群英”、“盛德”二所小学,住有居民几十户。1939年,日军侵占达濠,将城内居民尽皆逐出城外,并拆去民房,古城成为一座空城。

新中国成立后,古城成为达濠区文化活动中心,城内建了影剧院、露天舞台、篮球场等,重要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城内现存的陈厝宗祠,在城西北,是该区文化机构的办公场所。如今,达濠古城除城南一带城墙被后建的民居所破坏而残缺不全外,东、西、北面城墙基本完好。东、西二城门于80年代重新修缮,基本恢复原貌。从东门出发,沿着北墙和西墙窄窄的小巷走去,裸露的石头墙基、斑驳的墙面,散发出一种幽古的气息。

一座城,其由来有故事,其成长有故事。有故事的城,有温情,有记忆,有文化,有魅力。讲好城的故事,我们必自信,续写城的故事,我们要自当!

作者:陈友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