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8天的“黄金周”,大伙出游的热情空前高涨,“人从众”的盛况也充斥着人们的朋友圈,也让文旅市场“涨”声一片。
人潮涌,市场旺。记者从电白区文广旅体局获悉,中秋国庆假期八天,电白区(不含三大平台)累计接待游客57.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3亿元。两项数据相较2022年“十一”假期均有大幅度增长,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差无几。
这些增长的数据,即有力地诠释着文旅行业的加快复苏,也展现了电白文旅融合的快速发展。
火热
接待量、收入恢复2019年同期水平
第一滩景区游人如鲫,疍家墟景区摩肩接踵,公园、商超熙熙攘攘……为期8天的加长版“黄金周”,点燃了人们出游、消费的热情,而丰富的旅游文化活动,文旅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又推动了文旅市场持续升温,让一个热闹复苏甚至加倍火爆的电白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潮涌动之后,数据也证实了文旅市场的火热。中秋国庆假期八天,电白区(不含高新区、滨海新区、水东湾新城三大平台)累计接待游客57.89万人次,相比2022年(7天假期)增长71.58%,相比2019年(7天假期)增长约11.35%;实现旅游总收入2.43亿元,相比2022年(7天假期)增长84.3%,相比2019年(7天假期)增长约4.74%。
基于上述数据,即使考虑到今年假期多一天的因素,电白区今年“十一”假期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相较去年仍有超50%以上的大幅度增长,相较疫情前的2019年也相差无几。
三大平台内的热门景点也录得亮眼成绩单。其中,南海岛(含童子湾)8天长假共接待游客68.33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25.9%,浪漫海岸接待游客2.8万人次,凸显了滨海游的热度。
趋势
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态势凸显
沉浸旅游景区,感受青山秀水;漫步古风街区,享受文化大餐;徜徉美丽乡村,体验民俗风物……“双节”假期期间,电白区文旅市场多业态文化旅游活动亮点纷呈,全域旅游发展态势凸显,成为持续助推假期消费的引擎。
山海是电白文旅独特的资源禀赋。今年“双节”假期,中国第一滩景区“国际啤酒节”持续开放,新引进两家冲浪机构和新增多盏照明射灯,让游客过足戏水玩沙的瘾;浪漫海岸景区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海上歌舞烟花节,用缤纷花火、花好月圆礼赞美好中国节;晏镜岭和童子湾依然是游客的热门打卡点,白沙、碧浪、林带交织而成的海滨风情画让人如痴如醉。
文化味也很浓。疍家墟俚街内,民乐演奏、民俗表演、古风剑舞、粤曲展演、古风巡游、高脚狮巡游等类型多样的节目轮番上演,为游客奉上一道新潮有趣的文化大餐;有福城景点里,开展了宋式点茶、香道表演、手工线香制作、古法蓝染、水墨画、治愈禅乐表演、古琴雅集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展演及体验活动,让游客尽享国风文化之美;御水古温泉景区上演汉唐文化节,讲述着跨越时间的故事和美好。
乡村旅游是一大亮点。以沉香为主题的沉香墟已成为当地宜居宜业宜游的典范,吸引着全球客商游客纷至沓来。南海塘霞村、霞洞上河村、沙琅谭儒村……在电白,这些乡村凭借着疍家文化、荔枝文化、振兴故事等,在节假日的客流也逐渐增多,成为乡村旅游知名“打卡点”。
此外,电白区还举办了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电白区首届沉香节、马踏镇刘仙三太诞辰烧炮接炮民俗文化活动、观珠镇文艺晚会、旦场镇王村中秋宴……“双节”前后,电白各地纷纷组织了不同主题的晚会、宴会、民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庆祝中秋和国庆节。
文旅融合持续推进,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带来的是文旅康养市场的新可能。
目前电白已形成滨海康养、温泉康养和生态康养三大类文旅康养产品,并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此基础上,电白将在“十四五”期间乘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中国南方文旅康养度假基地。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高远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