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在超大型城市高密度城区治理中走出一条新路。针对小散工程存在的数量多、隐患多、问题分散、工程不规范等安全隐患和漏洞问题,龙华区住房和建设局立足基层实践需求,与大浪街道共同深入调研,推出龙华区城市建设智能监管系统平台,实现小散工程的安全监管数字化,分流、跟踪、督办智能化和自动化,成功解决工程监管和服务难题,探索出小散工程数字化治理的龙华新路。
据介绍,龙华区城市建设智能监管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等技术,以工程管理的风险监管和防控为抓手,建立了工程报备、电子审批、智慧巡查、风险预警、安全整改、联合执法、安全教育、风险等级评估等多个板块,通过在建项目的全流程、全环节、全周期管理,形成“一工程一档案,一档案全要素”的多图谱矩阵,达到小散工程管理的精准化、全过程监管。
此外,系统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项目全过程的建设和审批时间轴进行设置管理,解决工程超期,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帮助住建部门实时监督,实时防控、实时处置工程的不规范问题。实现了小散工程“一网统管,一网统览,一网协同,一网处置”。
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系统还建立了监管部门与业主的线上政务公开通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系统上线以来,建设单位平均备案时间从3天缩短至0.5天,节省近80%以上的时间,也极大程度杜绝了施工单位资质滥用,人员证件作假、野蛮施工等安全违规行为,提升城市建设监管的治理水平。
自2019年在大浪街道试点后全区推广,经过初步实践和应用,龙华区城市建设智能监管系统已成为龙华区住房和建设局以及各个街道管理小散工程和审批业务流的主要平台。目前,全区纳入小散工程项目29451个,审核通过项目20444个,通过线上审核的次数达到50125次,线下辅助审核22832次。在检查和审核工程中,发现安全隐患7088处,要求整改3135次,通过整改2744次。全区监管注册账号1495个,业主和施工人员注册账号29494个。
据悉,平台二期建设将在安全要素的智能研判、智能预警、精准处置上重点发力,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分析技术,对控停项目以及在建项目中的高坠安全、预防触电安全、物体打击安全、预防脚手架坍塌、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专项隐患问题进行智能精准识别、智能分析、智能预警、精准处置。通过智能研判,辅助管理决策,对业主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学习教育情况、整改的频率以及安全隐患等等要素进行智能学习分析,形成工程风险等级评定,帮助监管部门有效决策。对施工单位和人员进行分级精准监控,分级治理,有效筛选出高危高风险的工程,增加执法的精准度,提升监管和治理的颗粒度。
【撰文】程德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