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闹剧不断,美国到底怎么了?

观天下
+订阅

遭“自己人”背刺,美国“三号人物”麦卡锡下台,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罢免的议长;前总统特朗普官司缠身,前脚刚就其涉嫌财务欺诈一案在纽约市法院首次出庭,后脚又掺和上新议长选举;现总统拜登正面临弹劾调查,还要头疼联邦政府频现的“关门危机”……大选临近,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党争加剧,各类乱象接连发生,不禁让人想问——美国政治到底怎么了?乱象是否还会越演越烈?上述种种乱象,对已经进入预热阶段的2024年大选有何影响?

01

议长罢免,民主党“捡漏”?

众议院议长的“宝座”还没捂热,麦卡锡就遭到罢免,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罢免的众议院议长,也是任期最短的议长。

谁能想到,10个月前历经15轮投票,好不容易当选众议院议长的麦卡锡,这么快就下台了。

不过,看似荒诞的闹剧背后,早已埋下伏笔。

《纽约时报》早早在报道中作出了预言——麦卡锡最好的情况是成为一个脆弱的傀儡,成为强硬右翼的人质,并经常处于被“踢掉”的危险之中。

当时,麦卡锡为了顺利当选众议院议长,对共和党内极右翼分子进行了妥协,允许只有一名议员提议的情况下就能对众议长进行动议。

“这一规则在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等于埋下了一个隐患——罢免这事可以轻易发生。”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助理研究员孙成昊说。

为了避免政府关门,麦卡锡提出了一份紧急议案,可为美国政府运行“暂时”提供资金。这一举动激怒了共和党的极端保守派。众议院内以盖茨为首的共和党极端右翼本就对麦卡锡一直持批评态度,议案通过后,他们立马发起动议让麦卡锡下台。

“麦卡锡在‘债务上限’、政府关门等问题上和民主党达成合作的行为,让共和党内的极端保守派十分厌恶,他们认为这无异于向敌人磕头。”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佳骏说。

麦卡锡最终落得一个两头不讨好的下场。民主党把他当作工具人,不仅没有感谢麦卡锡关键时候的援手,反而在罢免麦卡锡的时候投了赞同票。

麦卡锡被罢免后并没有消停,他正积极展开报复。据媒体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党籍前议长南希·佩洛西被逐出国会办公室。而此举的“推手”正是麦卡锡,他的目的是报复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保守极端派一同把他赶下台。

另一边,特朗普也在积极掺和下一任议长这事。特朗普6日在他成立的社媒平台Truth Social发帖,宣布支持乔丹(Jim Jordan)接替被罢免的麦卡锡任众议院新议长。

“如果共和党人无法达成共识,众议院议长人选无法确定,我将在必要时暂时担任此职。”特朗普说。

可以说,麦卡锡罢免以及后续种种闹剧,是美国两党相争、党内斗争的一个缩影。

这次罢免,让跨党派合作难上加难。“若是民主党在罢免中支持麦卡锡,相当于给未来两党合作打开了一扇窗,但现在其实是关上了这扇窗。无论之后共和党哪一位议员上任议长,这件事都会让他们更忌惮跨党派合作。”孙成昊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崔磊认为,虽然无法判断谁是新议长,但可以预见的是新议长对民主党会更强硬,以免重蹈麦卡锡覆辙。

对于共和党来说,罢免后也要面临不小的冲击。

“自从特朗普卸任以后,共和党内部更难团结。民主党想借罢免一事展现共和党内乱,让选民感受到共和党内部分裂、领导人无法带领政党。”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说,“这件事对共和党的冲击非常大。对于共和党来说,内部调整是一个艰巨的难题。”

02

政局混乱,还会越演越烈?

从前任总统特朗普被拘捕,到现任总统拜登遭弹劾调查,再到美国“三号人物”麦卡锡被罢免黯然离场……今年以来,美国政坛像是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随着两党斗争、派系斗争越演越烈,越来越多两党高层人士被卷入其中。

美国政坛近期的种种乱象,因何而起?在张家栋看来,政治极化和碎片化是出现乱象的起因,美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积累数十年的矛盾,是引发乱象的根源。

“党派出走、新政治势力的产生,甚至党派之间爆发内战,都是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不过,众议院议长遭到罢免还是头一回。”张家栋说,“这似乎预示着,美国政治极化、碎片化的问题已经十分严峻,足以摆动该国的‘权力天平’,打破传统的政治格局。”

所谓“政治极化”,指的是公众的政治态度趋向政治光谱的两极,从而导致政治光谱失衡。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意识形态严重对立,从而激化矛盾,造成社会撕裂。

“政治碎片化”则指在美国两党相互对立、争吵不休的同时,两党内部也形成了多个怀有不同主张、政治理念对立的小派系和团体。为此,两党领导人物不得不花费更多精力弥合党内分歧,但其作出的妥协却未必能赢得所有人认可。

麦卡锡遭罢免、国会众议院陷入混乱,正是美国政治极化、碎片化问题的直观体现。

在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仅比民主党多出9个席位,优势微弱。一旦盖茨等反对麦卡锡的共和党议员“倒戈”,后者遭罢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陈佳骏介绍,共和党目前存在多个立场不同的团体,互相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例如,麦卡锡选择向民主党妥协通过临时预算法案,被盖茨等人视为“向敌人低头”,最终在愤怒之下作出罢免麦卡锡的决定。

“类似的现象在民主党内也同样存在。”陈佳骏说,“在民主党内,以新生代为代表的极端左翼民主党人,秉持和主流民主党建制派迥异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路线,常常牵制拜登政府的政策,这也导致党内派系的立场分化。”陈佳骏说。

陈佳骏指出,美国政治极化和碎片化越演越烈,不仅使两党派系分化越发严重,持极端立场的政治力量也正在两党内崛起。

包括盖茨在内,一些美国政治人士善于利用媒体舆论“煽风点火”,用个人化的极端行为博得公众关注,从而向其所在的党派高层施加压力,逼迫其不得不顺应极端的政治目标。

“这些持极端立场派系的存在,使得两党本来存在的合作机遇化为乌有,两党也因此变得更为对立。”陈佳骏说。

03

大选临近,两党相争何时了?

据《纽约时报》报道,随着麦卡锡被罢免,美国国会众议院随之陷入瘫痪。在选出麦卡锡的继任者之前,众议院实际上已经处于冻结状态,无法处理立法事务。

9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足够票数通过为期45天的短期支出法案,避免政府“关门”。然而,国会众议院因麦卡锡遭罢免再度陷入混乱。

陈佳骏指出,由于国会众议院议长选举仍需一些时间,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国会在表决临时拨款协议、新财年年度预算案等事务时,都会受到较大制约。这对拜登政府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据福克斯新闻网10月5日报道,最新数据显示,一场“前所未见”的大萧条或在2024年席卷美国。报道称,如果美国政府和国会不尽快削减引发通胀的政府支出,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陈佳骏认为,和2024年总统选举的主要竞争对手特朗普相比,拜登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作为在任总统,拜登需要确保美国经济平稳,才能维持政绩不“失分”。

“然而,若美国政府长期陷入瘫痪,或共和党选出一名更不配合民主党的众议院议长,相关议案将更难通过,从而导致拜登面临更严峻的困境。”陈佳骏说。

孙成昊指出,共和党可能选出一名针对民主党更为激进的众议院新议长,这预示着新一轮党争的开始。

多名专家均指出,随着2024年总统选举即将到来,美国两党斗争、党内派系斗争将升至新的高度。

张家栋指出,截至目前,两党仍主要围绕外围议题进行讨论,对大选影响不会很大。未来两党就核心议题爆发的争吵将更激烈。

他表示,从内政事务看,两党就美国移民政策、种族结构和各项财政拨款法案的博弈,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更激烈。在外交事务中,俄乌冲突、中美关系等话题也将成为热点。

孙成昊分析,两党深挖对手党派的高层人物的“黑料”,这种现象在大选年将更为常见。“拜登目前正遭到共和党弹劾调查,如果共和党未来又爆出拜登或他儿子的‘黑料’,将对选情产生很大影响。”

孙成昊指出,两党就社会议题进行炒作,对其选民施加负面引导,这将进一步撕裂美国选民的政治立场和对政府的态度,可能给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带来更大混乱。

【采写】南方+记者 段江含 泠汐

【策划】李杰伦 陈梅玉

【图片来源新华社、视觉中国

编辑 冯颖妍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