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捷报频传
近日,“奔跑吧·少年”2023年
全国青少年空手道U系列赛(贵州站)
在贵阳市花溪区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23支参赛队伍
475名运动员角逐奖牌
其中
湛江市少林学校的学子们使出看家本领、奋勇争先
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
最终取得9金9银10铜的好成绩
获得体育道德风尚队的荣誉称号
湛江市少林学校已不是第一次在比赛中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了。今年暑假期间,由广东省体育局主办的2023年广东省“中国体育彩票”青少年空手道锦标赛在湛江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湛江市少林学校也同样获得了7金4银4铜的好成绩。
近年来,在霞山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湛江市少林学校坚持“以文化教育为主,以武术、体育、音乐、美术为特色”的办学理念,体教融合,走出了一条以体育传统特色项目为载体,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子。学校曾先后获得“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首家空手道示范学校”“广东省空手道人才培训基地”和“中国空手道协会青少年训练基地”等称号。
因材施教
光芒来自平凡的努力,精彩取决于日复一日的练习。“嚯!哈!”“嚯!哈!”走进湛江市少林学校,阵阵洪亮的叫喊声从练功馆中传出,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经过列队、压腿、短跑、拉伸等系列热身活动后,便开始了一天的武术训练。“脚站稳、腿绷直、手上要用劲……”湛江市少林学校武术队的总教练颜永谋正在给学生纠正动作。
目前,学校共设有空手道、跆拳道、武术、醒狮、攀岩、足球六支运动队,共有队员430多人,约占在校学生13%。在他们中,有国家级运动健将4名、省一级运动员16名、二级运动员30名。
谈到培养这么多优秀队员的秘籍,湛江市少林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拥有一个完善且庞大的后备人才库,能全面激发体育育人新活力。教练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队员们因材施教,如根据队员的状态,随时调整训练方式和训练时长。
除此之外,多年来,学校坚持体教融合的教学方针,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两者有效融合,为培养出“能文能武”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据了解,日常中,学生们的体育训练都安排在课余时间。如果出现备战比赛需要强化训练的情况,缺席的课程学校会安排老师对学生进行课程补习,做到兴趣与学习两不误,让学生能够更安心参赛。
母世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建校以来,湛江市少林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如母世科荣获第13届和第14届全运会空手道比赛男子个人型冠军;叶震林荣获2020年广东省“中国体育彩票”青少年空手道锦标赛乙组男子团体型第二名,次年获得团体型第一名、个人型第一名;赖霖霖荣获2020年广东省“中国体育彩票”青少年空手道锦标赛乙组女子45kg第一名,2021年同项目获得第二名;陈心美荣获2020“一带一路”中国跆拳道公开赛女子青年组52kg第三名。
体教融合,能文能武
“学校始终践行以‘培养好习惯,先学会做人’为核心的体验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湛江市少林学校高校长表示。
小学部的真学课堂、中学部的高效课堂扎实推进。中学部《六步闭环高校教学策略》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课型教学模式历经2年全员达标全部完成,《中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也在扎实推进。2年来通过组织每个课型的建模、培训学习、研讨课、先导课、达标课、竞赛课、示范课等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全过程,全体学科教师深入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练、考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善提升,个人的教学成绩也在逐步提升,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随之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秩序与态度、学习习惯与方法和学习成绩等都有很大提升。
“大家都说这里的教学好,老师、教练都很有名气,培育了不少人才。”一位家长告诉笔者,“训练虽然辛苦,但是孩子拿到好成绩的时候很兴奋,作为家长也替他开心。”如今在湛江,人们提起武术常会想到湛江市少林学校。
“下一步,湛江市少林学校将继续践行特色办学制度,因材施教;坚持体教融合政策,全力备战2025年全运会。”湛江市少林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撰文】李怡茜 黄福 黄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