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侨乡·虾米桂香”,高要“带”动乡村振兴!

高要发布
+订阅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高要名列其中,成为全省三个创建单位之一。当前,高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百里侨乡·虾米桂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扎实有序做好乡村特色产业、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文旅景观、民生设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南国风韵,侨乡风情。

高要是著名侨乡,

13万高要儿女分布在异国他乡,

足迹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

回龙镇作为高要重要侨乡之一,

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3.6万人,

归侨侨眷1万人,

拥有澄湖村、赤水塘等一批著名侨村,

孕育了吴其芬、邓慕周等一批杰出侨领。

回龙镇以旅游发展为引擎,

以古村落和侨文化为特色,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

文旅精品和交流阵地,

展现“一线二谷三园四村”新亮点。

▲ 冯楚渝 摄

今年7月,回龙镇“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字号招牌正式揭牌;9月,区本艺术馆(高要回龙)在赤水塘社区揭牌成立……高要侨文化持续大放异彩。

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院长区本说:“回龙镇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我希望在艺术馆里展示当地的好东西,在全球上讲好回龙镇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回龙镇,更多的文化人士、艺术人士、商业人士来到回龙、投资回龙。”

高要淡水养殖资源丰富,

是“中国罗氏沼虾之乡”,

已形成“茜草+温棚”的独特养殖模式,

建成集罗氏沼虾种苗生产、

成虾养殖、流通加工等于一体的

全产业链。

▲ 位于高要区莲塘镇的罗氏沼虾“万亩虾塘”。陈彦成 摄

乘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

莲塘镇

以万亩罗氏沼虾养殖为产业基础,

积极推进“龙腾莲塘·凤翔神山”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打造“书香莲塘,励志荔枝”品牌,

盘活了坐落在该镇荔枝村的白兰社学、

飞鸣书室、殿华学校等古私塾、书院,

“孔子文化”“状元文化”焕发新机,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 位于高要区莲塘镇的哈哈乐农耕文化园。陈彦成 摄

同时,

莲塘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核心区——

哈哈乐农耕文化园

以罗氏沼虾养殖产业为主导,

链接当地蔬菜瓜果种植产业,

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的乡村文化旅游区,

有效带动了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园内的高要西江虾谷展示馆,

以文字、图片、实物、展柜、标本、

模型、多媒体等丰富多样的形式,

全面展示虾的文化、养殖模式的转型、

专家科技赋能现代养殖、

高要罗氏沼虾现代产业发展规划等内容,

生动呈现高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态势。

▲ 高要西江虾谷展示馆内的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数智化平台。西江日报记者 孙捷 摄

游客 罗先生

“参观了高要西江虾谷展示馆后,我们了解到更多高要罗氏沼虾的养殖知识,希望高要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哈哈乐农耕文化园总经理助理 林坤龙

“园区一期建设基本接近尾声。中秋国庆假期,园区的采摘区、小火车、凤翔神山孔雀表演、虾展馆、乡村振兴书画摄影作品展、5D电影等都会对外开放。”

高要以“百里侨乡·虾米桂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大环线及11条镇级乡村振兴示范带为纽带,串联发展罗氏沼虾、肉桂、生猪、大米、活羊五条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类似哈哈乐农耕文化园的产业融合示范基地。

▲ 位于高要区莲塘镇的罗氏沼虾“万亩虾塘”。陈彦成 摄

此外,高要深入实施“万干万企帮万村工程”,建成326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6个、省级森林乡村12个;实施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程,实现全区9成以上农村人口同饮西江水,作为水利部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广大农民生活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滋润。

▲ 冯楚渝 摄

回龙镇军屯村村民 邓叔

“跟从前相比,现在村里变化可大了,譬如村路修好了、硬底化了,大家出入方便多了。希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

接下来,

高要将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六大工程,

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要平台建设,

全力推进“百里侨乡·虾米桂香”

乡村振兴示范带等重点项目建设,

切实将镇村发展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潜力板。

▲ 陈彦成 摄

原标题:高要建设“百里侨乡·虾米桂香”乡村振兴示范带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梁诗茗 李杰

编辑:汤子莹

二审:区   颖

三审:王雄伟

终审:王业民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平安建设人人参与 平安高要人人共享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