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医院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培养

胸壁外科专家王文林
+订阅

  【导读】最近拜读王文林主任的新书《手术与手艺:我的外科生涯》,感触颇深。结合自己在医疗管理工作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读了这本书之后的体会。

  王文林主任是医疗圈子里的名人,尤其在胸外科圈子里,他的名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人们之所以熟知他的名字,是因为他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学科,也就是如今异常火爆的胸壁外科,他是这个学科公认的领军人物。最近他的新书《手术与手艺:我的外科生涯》问世,很多人在谈论这本书。这是他自己写的一本自传,读完这本书之后,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我本人以前在公立医院工作,后来离开公立医院到民营医院做管理工作。我自己的专业是大外科,主要工作是普通外科,其中包括了胸外科的工作,所以对胸外科的事情有比较多的了解。

  公立医院是体制内的单位,到体制外工作后,我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这让我对两种单位工作性质的差异有了切身的体会。在公立医院时,医生不用为自己的出身感到担忧,因为公立医院本身是最让人放心的名片,医生自己的技术不会受质疑。而一旦到了民营医院,由于长期以来大环境的影响,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医院的名声会严重影响医生个人的声誉。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生要想做出自己的品牌来,几乎比登天都难。

  但是,不管是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有一个东西是大家都格外重视的,那便是核心技术。公立医院虽然有品牌的保障,但真正的竞争力来自核心技术。如果医院没有核心技术,即便公立医院也不会有很好的业绩。

  民营医院的口碑一直是经营的最大难题。对于这样的医院来讲,核心的技术更显得重要。如果拥有这样的技术,民营医院的身份将被民众忽略,人们不会因为民营医院的口碑而拒绝前来就诊。可见,核心技术更是民营医院生存的根本。

  在《手术与手艺:我的外科生涯》这本书当中,王文林主任提到了挖人的问题,他说曾经有很多著名医院的领导亲自做他的工作,希望他能加盟他们的医院。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我知道医院求贤若渴的心情,也相信王文林的故事,知道他说的都是事实。

  说实话,每一个医院都需要人才。即便最高等级的医院,也一样需要人才。我们的医院虽然是民营医院,我们也一直在寻找各种人才,我们甚至会开出极其诱人的条件去吸引优秀人才。像王文林主任这样的人才,如果他愿意,我们会像其他医院一样非常渴望能吸引他过来工作,而且会为他提供一切便于学科发展的条件,让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我知道这样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他有自己的平台,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医院。这说明一个道理,说明王文林主任自己的医院也非常重视他这个人才,否则他肯定早就远走高飞,到更好的平台中去了。

  王文林主任的成才之路漫长且艰辛,充满坎坷,这说明了他成功的不易。他在成才道路上遇到过很多的困难。通过他的叙述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来自技术本身,另一个则来自人。技术方面的困难不难理解。他做的工作是崭新的工作,前无古人,没有任何参照,他做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靠他自己摸索,从胸壁外科概念的提出,到很多原理的提出、解释,到手术方式的设计,所有这一切都必须由他自己亲自完成。开刀的工作是一项关乎性命的工作,他在开刀的事情上做创新,没有困难说不过去。幸运的是,他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没有让大家失望,他闯出了一条专业发展的道路,创立了崭新的学科,他在专业上获得了成功。这是最大的安慰。而在潜心钻研技术的过程中,王文林主任不得不面临另外一个困难,那是来自人的因素。那是他前进道路中更大的阻力。王文林是个医生,是个学者,是个专业人士。他曾经说过,他更喜欢做技术的东西而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与人打交道需要特殊的技术和精力。王文林是一位痴迷于技术的专家,他不想在技术之外花费太多的精力,于是技术之外的困难成了他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阻力。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遇到过很多磨难,都来自人,有些经历几乎让他陷入绝望,他甚至想放弃。但是,信念最终战胜了自我,他坚持了下来,克服了重重困难,走到了最后,走向成功。

  王文林主任的经历非常感人,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医生成才的故事。回顾他成才的经历,离不开两方面的支持。第一种支持来自他个人的努力。这是内因,是决定性因素,也是所有人看到眼里的因素。而人们会忽略另外一种因素,那是来自医院的支持。这相当于外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医院的支持多是隐性的,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在很多时候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王文林主任的成才过程中,专业的变化好像是一个不利因素,没有能让他继续成为一个好的心脏外科大夫。但客观地讲,那样的变化却成了他成功的关键。如果当初没有医院领导的果断决策,王文林主任可能根本不会放弃心脏外科而全身心投入到胸壁外科的工作中去。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与专注,后果可想而知。表面上看,医院的决策断了他专业方面的退路,实际上却为他提供了更加宽广的道路。因此在他的成才过程中,医院的因素同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后来的工作中,医院的因素更为重要。从胸壁外科挂牌,到胸壁外科研究所的成立,直到胸壁外科专科医院的出现,所有这些都是医院学科建设方面的大动作。如果医院不支持他的工作,绝对不可能做出如此重大举措。这成了医院对他工作全方位支持的直接反映。离开医院的这些支持,单靠王文林主任自己的力量,恐怕很难有后来的成绩。

  王文林主任是胸壁外科创始人,是整个专业的领军人物。一个医院能培养出这样一位著名的医生,说明在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这个角度来看,医院的经验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回到医院管理的层面上来,引进人才是很多医院采取的快捷方法。从效率上讲,这种方式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能通过医院自己的努力培养出领军人才来,对医院的建设可能会更有帮助。从王文林主任成才的经历看,他的医院是最大的赢家,因为他们用了不太长的时间就培养出其他医院可望不可及的真人才,而且带动起一个绝对领先的技术团队。从医院管理层面看,他医院的领导才是真正的高人,让人不得不钦佩。

  (作者为医疗行业从业者,原文标题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的培养问题》,来自《医学科技之声》,2023-10-02)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研究院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290号)

  (王文林,胸壁外科研究院,微信:wangwenlinboshi)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