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制造业强不强,产业链、供应链稳不稳,“链主”企业正是一个观察的入口。今年以来,东莞陆续遴选出9条重点产业链条13家“链主”企业。立足新起点,东莞未来将如何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即日起,南方+推出《东莞强链》系列报道,看“链主”企业如何带动“链条”企业在国际产业舞台上办大事。
2022年7月,占地2万余平方米的润达·东莞东部新能源汽车城在横沥开业,至今已吸引超过40个主流品牌与畅销车型入驻;5月,东莞恩斯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投产运营,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自动驾驶等系统;7月初,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结构件制造车间项目获市工信局专项资金扶持……
东莞这个电子信息产业和传统汽配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正调整航向,驶入新能源汽车这个万亿级的产业主赛道。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带来产业升级机遇
根据《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东莞拟在2025年前引进培育1家以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及10家以上汽车关键零部件单项冠军;今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及,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新立柱,明确2025年底前新能源产业集群率先突破千亿元规模。
近年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都是东莞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环节之一。
东莞汽车制造业规模总体较小,在传统汽配领域具有一定基础,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起步较晚、布局较慢。
装配有“链主”远峰科技产品的新能源汽车。
市发改委数据显示,东莞有规上汽车制造企业124家,2021年产值达424.46亿元,同比增长18.9%,有14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除安世半导体和杰群电子是汽车半导体企业、中汽宏远是新能源客车整车生产企业外,其他企业主要都处于模具、内饰件、五金、塑胶、传感器、线束等传统汽配领域。
目前,汽车工业正处于重要机遇期,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催生的规模庞大的增量部件,推动了汽车制造与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这其中就蕴含着东莞“换道超车”的重要切入点——能适应轻量化、智能化趋势的优势传统产业。
远峰科技生产车间。
东莞拥有万亿电子信息产业,手机产业链头部企业聚集,在汽车电子市场广阔前景的驱动下,正在加快布局汽车业务;同时,东莞拥有一批传统燃油车的电子配套企业,正在积极转向进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如正扬电子是国内燃油商用车传感器领域的头部企业,目前正在大力增资扩产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东莞汽车电子领域实力雄厚,赛道转换将带来产业发展新增量,这也意味着,如何让新产能落地东莞将成为关键。
“链主”牵头,整合资源促发展
今年6月,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公布了东莞市第一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其中,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远峰科技”)当选新能源汽车产业(汽车电子领域)“链主”企业。
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电子一级供应商,远峰科技承担着联结产业链上下游的作用,向上集成各类硬件软件供应商,向下直接服务整车制造厂商。2002年总部落地东莞松山湖以来,远峰科技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身电子、智能电动四大业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技术经验和量产经验,是流媒体、数字钥匙等多个细分领域的市场龙头和“隐形冠军”企业。
目前,远峰科技已与超过30家主流汽车厂商达成深度技术方案合作其“核心科技”包括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能力、智能座舱嵌入式系统开发、车端+云端+智能终端一体化数字钥匙系统、流媒体后视镜及CMS高质量成像技术等。
其中,流媒体后视镜及摄像机-监视器系统(简称CMS)高质量成像技术是远峰科技产品化最广泛的产品之一。
装配有流媒体后视镜的新能源汽车。
坐进驾驶室,传统的三块玻璃后视镜已被三块位于车内的流媒体后视镜替代,当驾驶汽车转向和倒车时,流媒体后视镜会自动拓展侧后方视野、调整视角,显示屏会绘出车轮及车身轮廓标尺线,其系统的灵敏度和智能化水平令人惊叹。
作为智能驾驶辅助产品,电子后视镜对安全性、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相比法规和传统后视镜,远峰科技的流媒体后视镜产品可减少80%以上的视野盲区,让驾驶更安全,还具有实现强弱光环境自适应、夜视增强、图像畸变矫正视觉算法等功能优势。
远峰科技光学实验室内部。
在流媒体后视镜的背后,是一间按照国内外最高标准建设的专业光学实验室,其的影像测试能力目前能涵盖高动态图像处理、数据无损传输、图像畸变矫正算法、电子防炫技术等10多项行业技术难点。依托该实验室诞生的产品,在显示亮度、系统延时、画面质量和稳定性等各项指标上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远峰科技执行董事杨军凯看来,这些拳头技术和产品都离不开企业20多年来汽车电子研发技术的深厚积累,当选产业链“链主”也代表了东莞市政府对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的肯定。
“作为链主,我们将充分利用业内地位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供应链、补强东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促进本地产业集群形成。”杨军凯说。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打得异常激烈。在杨军凯看来,这说明传统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整个汽车产业链都有很大的生存危机感,大家都在降本增效。”但他也表示,历经洗牌后存活下来的优质企业会带动整个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远峰科技800余名员工中,研发工程师占比40%以上,年均研发投入占比超10%,累计持有40多项发明专利。未来,远峰科技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汽车智能化、数字化变革。
【撰文】谢麦诗
【摄影】孙俊杰
【策划】郭文君
【统筹】叶永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