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我们的肺部也需要额外的呵护。这时,一些具有润肺清肺功效的中药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带你了解秋季润肺清肺中药的背景、常见的中药、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你更好地保持肺部健康。
秋季润肺清肺中药的重要性
秋季润肺清肺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肺主秋”的论述。秋季气候多变,空气干燥,容易伤及肺部,出现咳嗽、痰多、喉咙干燥等症状。此时,借助润肺清肺中药的调理,可以有效缓解这些不适,预防呼吸道疾病。
常见的秋季润肺清肺中药
川贝母:味苦、性微寒,入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燥热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胖大海:甘寒质轻,入肺、大肠经,具有清宣肺气、润肺化痰、利咽开音的功效。对于咽痛、咳嗽等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对于脾气虚弱、食欲不振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百合常用于治疗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罗汉果: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 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之功效。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用后不产生卡路里(热量),是糖尿病、肥胖等不宜食糖人群的理想替代食物。
润肺清肺中药中药使用方法
秋季润肺清肺中药的使用方法有多种,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使用方式:
泡茶:将中药材放入茶杯中,加入热水,浸泡10-20分钟即可饮用。如川贝母茶、胖大海茶等。
煲汤:将中药材与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煲煮成汤品。如百部乌鸡汤、紫菀猪肺汤等。
制作药膏:将中药材与其他材料一起煮汁,浓缩成膏状。如秋梨膏、枇杷膏等。
润肺清肺中药中药注意事项
在使用秋季润肺清肺中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中药材的剂量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调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不良反应:部分中药材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胃肠不适等,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禁忌:一些中药材可能不适用于某些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搭配:中药材之间的搭配有可能产生药理作用的变化,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搭配禁忌。
几个常用润肺清肺食疗方子
根据秋季润肺清肺中药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以下为几个推荐方案:
川贝母枸杞红枣茶:川贝3克,红枣2个,枸杞5~10克。川贝打碎,红枣去核,加适量开水泡用。具有滋阴润燥、养血安神的功效;亦可以搭配雪梨冰糖一起炖煮,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注意事项:枸杞、红枣主要起到了补益的作用,因此实热证的病人,或者有内热病证的病人,不太适合应用。
胖大海则可搭配罗汉果和菊花泡茶饮用:做法:胖大海、罗汉果、菊花各5克,加适量开水泡用。具有清咽利喉的功效。注意事项:胖大海主要有清热利咽、清热解毒的作用,一般常用于泡水喝。对于体内含有寒的患者,特别脾胃虚寒,爱腹泻的患者尽量少服胖大海。
太子参可搭配沙参和麦冬煲汤饮用:做法:猪小腱肉15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蜜枣2颗,水适量,盐少许。具有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注意事项:太子参属于补气虚的药物,高血压及肾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孕妇慎服。同时禁忌的药物包括细辛、白芍、藜芦等。
罗汉果肉汤:罗汉果30~60g,猪瘦肉100g。罗汉果打破,猪肉切成片,加水适量,煮熟,稍加食盐调味服食。源于《岭南采药录》。本方取罗汉果清肺润燥、止咳,猪瘦肉补虚益血。用于久咳肺虚有热或肺痨咳嗽。注意事项:肺寒咳嗽者慎服。
这些搭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润肺清肺的疗效。
根据体质搭配:不同体质的人适合不同的中药材。如体质偏热的人可选用寒凉性质的胖大海和罗汉果;体质偏寒的人可选用性温的枸杞和红枣;体质虚弱的人可选用太子参和饴糖等;干燥症状较重的人可选用百合和玉竹等具有滋阴功效的中药材。
总之,秋季润肺清肺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材和搭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等问题,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供稿:药械科 江建伟
编辑:区颖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