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校友齐庆贺,文化传承续华章!大埔县百侯中学喜迎百年校庆

南方+ 记者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举国欢庆的美好时节,大埔县百侯中学迎来了100岁生日。10月2日上午,千余校友师生齐聚百侯中学,共同参加百侯中学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

原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美国熊氏集团董事长、国际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熊德龙,省经委原副主任杨开茂,南方日报社原社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荣誉院长范以锦,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池俊胜等领导、校友、嘉宾出席活动。

大埔县百侯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格外重视教育,曾有“一腹三翰林”“同榜三进士”“同堂七魁”等人文佳话流传。

1923年,杨德昭先生等老一辈热心人士创办百侯中学。经过一代代“侯中人”的辛勤耕耘,百侯中学从借校舍办学发展成为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合理的市一级学校;从几幢简陋瓦房发展成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的现代乡镇完全中学;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撒下种子,茁壮成长为全国第三个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实践基地、南方学陶发源地、享有“北有晓庄,南有百侯”之美誉的“陶”字特色品牌学校。

据悉,本次百侯中学100周年校庆庆典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校友会的关心支持并发来贺信、贺电。

在庆祝大会上,范以锦宣读了水利部原副部长、珠江水利委员会原主任刘兆伦的贺信。“九十年前,我在百侯中学求学。如果说,我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也是在百侯中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贺信中提到,百侯中学在百年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大埔教育史上谱写了光彩篇章。

池俊胜现场宣读了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原校长萧如川的致辞。致辞提到,百侯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同时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实践基地,具有严谨的治学风范,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希望海内外乡贤和校友和以往一样,继续为进一步办好侯中给予必要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是十三岁那年光着脚走进侯中大门的,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在侯中的六年都得到了免交学费的奖励,让我顺利读完了中学。在侯中求学期间,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接触到了许多进步的人和思想,这些都为我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做好革命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杨开茂表示,希望在场各位继续协力同心为侯中的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使先辈们开创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黄庆道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对百侯中学的莘莘学子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学子胸中有理想,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二是希望学子眼前有愿景,要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追求;三是希望学子脚下有远方,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志向;四是希望学子宠辱不惊、信心满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五是希望学子为人真诚善良,好事多做、错事少做、坏事不做。

百侯中学校长陈志敏表示,借百年校庆之机,百侯中学将继续秉承“文化为公,百侯精神”,深情缅怀前人业绩,全面总结办学经验,聚精会神抓质量、脚踏实地谋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坚定不移地走“陶”字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学陶求真的生活教育特色学校,擦亮“陶”字特色办学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当天活动还向历任校长、退休教师代表献花,为捐款二十万元以上的热心校友、乡贤颁发证书,并举行了百侯中学校史馆、陶行知纪念馆、百年纪念石揭幕仪式。

南方+记者 何苑妮 黄韬炜

崇德影像 供图(部分)

编辑 马吉池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