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强链④|电动自行车:打造全国先锋城市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制造业强不强,产业链、供应链稳不稳,“链主”企业正是一个观察的入口。今年以来,东莞陆续遴选出9条重点产业链条13家“链主”企业。立足新起点,东莞未来将如何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即日起,南方+推出《东莞强链》系列报道,看“链主”企业如何带动“链条”企业在国际产业舞台上办大事。

东莞街头,电动自行车穿梭通行,这些车主有的是利用电动自行车谋生,有的则利用电动自行车通勤,随着“乐活”理念逐渐普及,有的车主甚至抱着尝鲜、好玩的态度购买电动自行车。东莞市电动自行车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初,东莞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突破230万辆,全市共有售卖电动自行车商铺2000余间。

如此丰富的应用场景,让东莞成为各大电动自行车厂商的必争之地,台铃、爱玛、雅迪、小牛、小德等众多电动自行车品牌都在东莞设点,在今年五一期间,八大电动自行车品牌企业更是联合组建换购同盟,以企业补贴和以旧换新的形式,开展旧标车惠民集中换购活动,参与活动的车辆每辆不低于300元。

不难看出,广阔的消费市场和众多厂商汇集造就东莞电动自行车的产业链优势。东莞拥有电动自行车整车、锂电池、头盔等相关配套企业超100家,年产值超200亿元。今年,东莞将电动自行车作为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链之一,出台《东莞市加快电动两轮车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等扶持政策,力争打造全国电动自行车先锋城市。

下好产业协同发展棋,电动自行车是关键一步

从产值看,东莞电动自行车的产值绝对值不算高,相关配套产业相加累计超200亿元。但在13家东莞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中,就有2家来自电动自行车产业,分别是东莞市台铃车业有限公司(下称“台铃车业”)和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何东莞如此重视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

首先,广阔的消费市场不可忽视。

受环保意识提升的推动,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需求量正在迅速增加。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初步统计,2022 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销量约为 5000 万辆,约占两轮电动车市场的 88%; 其次为电动摩托车,2022 年销量约为 442 万辆,市场占比为 8%。

从业者也普遍有所感知,台铃车业总监梁锦辉表示,近年来电动自行车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行业普遍对未来充满信心,台铃车业在2022年销量700万台的基础上,今年公司有信心实现进一步增长,争取突破1000万台年销量大关。

在东莞街头晚高峰时期,众多电动自行车涌上街头。

在东莞街头晚高峰时期,众多电动自行车涌上街头。

落地到东莞,东莞制造业规模庞大、产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电动自行车产业作为和消费者紧密接触的行业之一,能与东莞其他产业碰撞出“化学反应”,从而助力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协同发展。

今年4月,在松山湖开发者生态创新峰会暨华为开发者大赛中国区启动仪式上,作为001号入驻企业,台铃集团入驻松山湖开发者村,同时,台铃搭载鸿蒙系统的长续航电动车在开发者村展厅惊艳亮相。未来,华为与台铃将展开多方面合作,如共同实现电动车智能化改造,共同打造全球电动车车联网运营平台等。

不难看出,作为“枢纽型”产业,电动自行车产业上连新材料、精密电子仪器等产品的研发,下接广阔的消费市场,左逢数字化改造升级的浪潮,右迎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学,可谓“兵家必争之地”。东莞要下好产业协同发展这步棋,电动自行车产业是关键一步。

真金白银、多措并举鼓励电动自行车发展

未来,电动自行车产业链在东莞将会呈现何种发展态势?《若干措施》可以给出答案。

在地域方面,东莞将建立电动自行车产业集居区,将大岭山、东坑、桥头、黄江作为电动自行车的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建设相关产业园,用于龙头企业及重点配套企业招引。同时,东莞将新引进2-3家电动自行车品牌企业。

在推动创新方面,东莞将大力支持电动自行车企业开展工业设计创新,引导企业建立国家、省市工业设计中心,并按最高标准配套奖励。同时,在全国首个以城市命名的大型国际工业设计竞赛活动“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上增设“电动两轮车及产业链配套”类别奖项,最高给予单项100万元的资助。

在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东莞通过支持华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和思爱普赋能中心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动自行车企业融合发展,从产线到产品提升智能化水平。如台铃车业引入华为鸿蒙智联及IoT等技术,赋能产品创新,电动车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手机智能开锁、智能控车等用车交互功能,使用户操作体验更便捷。

思爱普赋能中心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体验展厅。

思爱普赋能中心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体验展厅。

此外,东莞还将在增资扩产、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拓市场等方面持续出台政策,助力进一步发挥东莞电动自行车产业链优势,推动电动自行车与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全国电动自行车先锋城市。

【策划】郭文君

【统筹】叶永茵

【记者】唐卓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