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日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广州地铁18号线“湾心奔涌向世界——来南沙 创未来”主题宣传专列正式上线运行。
连接广州中心城区与南沙新区“双核”的地铁18号线专列“变身”流动的展览馆,市民游客在这条时速160公里的最快地铁上不仅可以看见南沙的过去、见证南沙的今天,还能够遇见南沙的未来。
18号线专列
变身流动展览馆
南沙自贸区拱门、南沙大桥、明珠湾大桥、南沙灯塔、南沙牌坊……
小南在地铁横沥站看到,南沙专列身披南沙城市LOGO主形象色——蓝色和绿色,不仅展示了南沙的各类地标,还通过可视化设计创新传播南沙的城市发展历程、建设成就和未来蓝图。市民游客还可以扫描车厢内的二维码进一步了解南沙最新资讯。
“让人眼前一亮,非常惊喜!很好地展现了南沙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潜力!18号线开通了,我们出行更方便更快捷了,对南沙和城区的互联互通有很积极的作用。”在南沙区横沥镇工作的吴梓恩点赞说。
坐上最快的地铁,感受着南沙的发展,是一趟美妙的旅程。
横沥镇居民吴豪轩对家乡的发展变化同样深有体会,吴豪轩表示,自己对南沙主题宣传专列印象最深的就是能直观地感受到南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己对南沙的未来发展也充满信心。
“我还是大学生,之前对南沙了解不多,但是刚好在列车上看了南沙关于人才政策方面的宣传,很感兴趣。”一名在读大学生表示。
不少市民游客也通过南沙主题宣传专列对南沙有了第一次深入了解。
南沙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沙主题宣传专列将展出至2023年12月30日,专列共分八个篇章,既回顾了南沙的历史,又呈现了南沙发展,还展望了南沙的未来。
特别是将《南沙方案》印发以来,南沙围绕“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这个目标,推出的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进行了图形化诠释,展示了南沙坚持以实施《南沙方案》为牵引,走在最前列、奋勇当尖兵的奋进姿态,让更多人读懂南沙、了解南沙。
他说:“我们想让更多人更深入了解南沙的最新政策和发展动态,并且通过‘湾心奔涌向世界——来南沙 创未来’这个主题,诚邀更多有志之士到南沙这个‘未来之城’来,一起共创未来。”
八节车厢八个篇章“逐个睇”
01
第一节列车
主要展示南沙的概况、区位交通、生态环境。在这节列车中行走,不仅能够感受到南沙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山水映碧、城海相融、候鸟栖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还能了解到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门户枢纽,所拥有的融通湾区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02
第二节列车
介绍了4000年前至今南沙的历史沿革。早在4000年前,广州市目前经科学论证的最早、所知最详细的现代人——南沙人在此繁衍生息。珠江口,伶仃洋畔,作为广州的南大门,南沙见证了“千年商都”广州商贸往来的繁荣。
从阡陌纵横到车水马龙,昔日滩涂,正拔起一座现代化的滨海城市。自从2005年广州市南沙区正式设立以来,开发开放乘风而上,从国家级新区到自贸试验区,再到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这座新兴滨海城市站上了世界大湾区城市竞合发展舞台的前沿。而今,南沙再一次肩负起新使命。
03
第三节列车
第三、四、五节列车,展现了2022年6月《南沙方案》印发以来,广州南沙紧紧围绕“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目标,推动开发开放提速、提质、提效的总体态势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来南沙,成功近在咫尺”“来南沙,抢抓科技创新机遇”“来南沙,梦想启航的地方”……走进第三节列车,可以看到南沙在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突出优势。
比如,真金白银的支持,出台国家级新区首个“四链”融合政策体系;广阔的市场机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等。
随着与港澳深度对接融合,南沙也逐步成为青年创新创业首选地。在这片热土上,港澳青少年交往交流频繁,13个港澳青创基地累计孵化港澳青创企业(项目)超600个。
04
第四节列车
聚焦南沙在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等方面的工作成效。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累计形成913项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这些无不吸引着更多国际化人才来到南沙,共享南沙发展的大好机遇。
05
第五节列车
步入第五节列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沙图书馆、蕉门河城市客厅;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黄山鲁森林公园、南沙湿地……日臻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掀开南沙建设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的一角。一个个交通工程和民生项目落地见效,正是南沙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的深刻践行。
06
第六节列车
贴合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出行热潮,第六节列车特别添加了南沙宝藏旅游打卡地,带你“一站式”体验南沙特色文化。新垦莲藕、南沙青蟹、时令海鲜……这些南沙当地特色美食以手绘画的形式出现在车厢壁上,吸引着过往乘客。
07
第七、八节列车
分别展示了部分驻区央企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南沙开发建设的部分重点项目。
其中不仅有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公益性部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点科创合作平台,还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等民生工程项目。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潇方
文字:谢子亮
图片:谢子亮
通讯员:南宣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