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双节”期间,韶关交警严查涉酒驾驶违法行为!

韶关民声网
+订阅

中秋国庆双节聚会,

走亲访友活动较多,

喝酒难免,

但要牢记,

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为全力保障节假日期间广大群众的出行平安,中秋、国庆假期,韶关交警在严查交通违法、保障交通畅通的同时,将一如既往地对涉酒驾驶违法行为进行严查严处!按照“逢车必查、逢违必纠”的工作原则,将对过往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对心存侥幸的酒后驾驶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最大限度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韶关交警严查酒驾不停歇,

全覆盖全时段设卡查酒驾,

从白天到黑夜,不管在哪条路,

都在等着心存侥幸的人。

谨记,

不要酒后开车!

特别是“宿醉”后,

第二天最好不要驾驶机动车,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以下几大酒驾误区,

值得广大驾驶员和社会公众警醒。

↓↓↓

误区一

酒量大,喝一点不碍事。有的人觉得自己酒量好,休息一会儿即可驾车。事实上,酒驾认定标准与酒量大小没有任何关系,酒量大的人饮酒后即便神志清醒,血液中酒精含量也可能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

误区二

酒后只需睡一觉就能开车。有人认为,饮酒后只需要休息几个小时即可开车。事实上,睡醒不等于酒醒!宿醉后驾车是否属于涉酒驾驶,重点不在于当晚喝酒后休息了多久,而是以体内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酒后驾车的处罚规定是驾驶人身体内所含有的酒精含量,也就是酒精含量数值是否达到了20mg/100ml及以上。因此,只要体内酒精含量超标,不论距饮酒的时间过去多久,此时驾驶机动车仍属于酒驾(醉驾)。

误区三

多喝水能稀释酒精。一些人认为,喝酒后通过多喝水稀释的方式,可以通过酒驾检查。其实这些方法只能降低口腔内的酒精含量,而呼吸式检测仪检测的是来自肺部的空气。此外,酒精在人体内代谢过程较长,短时间多喝水并不能降低酒精含量。

误区四

药品、保健品引起体内酒精超标不算酒驾。一些人认为,只要没饮酒,服用药品、保健品等引起体内酒精超标不算酒驾。其实不然,只要摄入任何含有酒精的物品,并达到相关标准,都可能危及交通安全,构成酒驾或醉驾。

误区五

酒后骑摩托车不算酒驾。一些人认为,酒后驾驶摩托车不属于酒驾。实际上,摩托车属于机动车,酒后驾驶摩托车仍要受到相应处罚。

误区六

服用醒酒药后即可开车。一些醒酒药号称可短时间内有效降低血液酒精含量,以应对酒驾检查。事实上,醒酒药并不能起到快速降低体内酒精含量的效果,只能缓解酒后症状,并不能以此来躲避酒驾检查。

本来开开心心的假期不要

因为酒驾、醉驾破坏好气氛

醉驾将会付出巨大的违法成本

酒后多久可以开车?

1、每个人体质不同,体内的酒精分解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饮酒后大约10分钟,酒精就会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就达到最高峰。

2、人体对酒精的代谢则比吸收要缓慢得多,首先酒精会被血液运送到肝脏,酒精中的乙醇在这里被转化成乙醛,然后再慢慢转化为乙酸,这时才能经过分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同的酒类也存在差异。

4、驾驶员如果前一晚喝了酒,第二天应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者将车辆交由没有喝酒的人来驾驶,切勿抱着侥幸心理触碰酒驾的“高压线”。

来源:韶关民声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